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8年第7期

>>

历史 栏目

沙俄和苏联侵占了多少中国领土?


  俄罗斯帝国与大清帝国两国本不接壤,17世纪,沙俄东越乌拉尔,征服西伯利亚后,两国成为邻国。自彼得一世开始,沙俄将扩张范围指向蒙古地区、黑龙江流域和中国西北地区。大清帝国通过签订《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暂时遏制了沙俄的扩张势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逐渐走向衰落,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外东北和外西北约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华民国时期,在苏联的支持下,外蒙古独立,唐努乌梁海则被苏联兼并。

  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和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形成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签订边界条约,完全解决了边界问题。

  《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清朝和俄国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于1689年订立,也是中国政府首次与西方国家签订的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正式条约。签订此条约的结果使得大清与俄罗斯分据了广大土地,并终结了俄罗斯的东扩。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次与欧洲国家按照国际法原则谈判达成的条约,也是最早明确使用“中国”一词来指代大清的国际法文件,国体意义上的“中国”首次正式出现于外交文件上。条约规定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界得到确认,但是自额尔古纳河以西的边界尚无明文规定。清政府希望能够尽早划定该地边界,但是俄方认为拖延划界更为有利。对此,清政府将双方贸易与边界问题挂钩,限制俄国商人在中国的贸易行为。

  《布连斯奇界约》

  1725年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认为清政府在对准噶尔的战争中有求于俄国,此时划分边界可以谋得更大利益,因此她于8月11日派遣萨瓦·弗拉季斯拉维奇-卢古辛斯基为“特遣驻中国全权大臣”,来华谈判商务和边界问题。经过一年的长途旅行,俄国使团于1726年底到达北京,之后中俄双方在北京进行了六个月的谈判,达成了共识。双方决定在边界上继续谈判并举行签约仪式。1727年9月1日,双方签订《布连斯奇界约》,俄方代表为萨瓦,中方代表为成吉思汗二十世孙博尔济金策棱。11月2日,又签订了《恰克图界约》。

  同时,双方派员进行勘界,10月23日订立了《阿巴哈依图界约》,规定了恰克图以东至额尔古纳河的63个界标;11月7日订立了《色楞格界约》,规定了恰克图以西至沙毕纳依岭的24个界标。

  布连斯奇条约基本上是中俄两国在平等状态下签订的。中国方面主要成果是确定了两个边界,获得俄方送还逃人的许诺,切断了俄国对中国西北叛乱者的援助。俄国则取得了在北京和恰克图的自由贸易权利,并获得了原未完全控制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区。

  《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爱珲城和约》,是由俄国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当时俄国使用的儒略历1858年5月16日)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完全失去了对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共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放弃领土所有权最多的条约。此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确认。条约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台湾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条约,俄国代表为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约文中俄文共43页。

  在英法联军之役快将完结时,俄国声称自己之前对英国、法国调停战争有功,逼清政府签署这条约。当时咸丰皇帝出走热河,负责一切善后工作的奕欣求和心切,就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

  条约承认了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并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两项条约划定了现代中国和俄罗斯的东部疆界。另外,条约中为中俄西段边界走向作出了原则规定,成为后来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分界基础。

  《中俄勘分东界约记》,1861年6月28日签订,将兴凯湖大部分,以及西南大片土地直至图门江口划归俄国。1886年10月12日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记》退让。

  《塔城议定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议定书》,是1864年10月7日(同治3年9月7日),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割占中国西北地区领土(今称外西北)的不平等条约,沙俄由此割占中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k㎡。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8月6日(咸丰元年7月初10日),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同沙皇俄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沙俄获得了在伊、塔两地设领、贸易免税、领事裁判权和设置名曰贸易亭实为租界等特权,从陆上打开了中国西北的大门。

  《乌里雅苏台界约》,1869年9月4日,中俄两国签定,将原属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地的唐努乌梁海西北4万平方公里的优质草地划归沙俄。

  《中俄科布多界约》,1869年8月13日(同治8年7月6日),奎昌与巴布科夫订立,共3条,是为《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一个子约。将原属科布多定边左副将军辖区的乌梁海十佐领10万平方公里划入俄境。

  《伊犁条约》

  《伊犁条约》是中国清政府与俄罗斯帝国签定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于1881年2月24日在圣彼得堡签定。约文中俄法文共113页,又称为《中俄改订条约》、《圣彼得堡条约》。中方条约文本原藏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

  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趁浩罕领导阿古柏在天山南路宣布东突厥独立之际,出兵新疆伊犁地区;清政府多次交涉无果;187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次年派崇厚赴俄谈判收回伊犁问题;1879年10月2日崇厚在沙俄胁迫下擅自签定了《里瓦几亚条约》;按约中国仅收回伊犁河上游谷地,划失伊犁西部、南部和南、北疆边境土地甚多,此外还偿付兵费五百万卢布,朝野纷纷反对,清廷未许;1880年改派曾纪泽赴俄修订条约;次年2月24日签定了《中俄改订条约》,即《伊犁条约》,因于俄国国都圣彼得堡签订又称《圣彼得堡条约》。

  根据条约,沙俄归还伊犁,但仍割去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并要求两国派员“勘改”北疆的斋桑卓尔以东地区),中国赔偿俄国兵费九百万卢布(折合白银五百余万两);中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等地。此前负责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对这一条约表示满意,说“中俄和议,伊犁全还,界务无损。领事只设嘉峪关、吐鲁番两处,此外均作罢论,则商务亦尚相安。吉林俄船撤还,松花江不许俄船来往”,而对曾纪泽也赞扬道:“劼刚此行,于时局大有裨益,中外倾心,差强人意也”。同时中俄也给哈萨克人一年时间选择入籍的国家。

  1882年10月28日《中俄伊犁界约》;1882年12月7日《中俄喀什噶尔界约》;1883年8月12日《中俄科塔界约》;1883年10月3日《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1884年6月3日《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1864年,新疆少数民族举行反清起义,浩罕汗国统治者乘机派部将阿古柏侵入新疆,经过几年的战争,建立了“哲德沙尔国”,控制了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沙皇俄国为扩张领土,并预防阿古柏在伊犁建立亲英统治,于1871年7月出兵强占伊犁地区,建立殖民政权。清政府多次与俄方交涉归还伊犁,均无结果。

  1883年9月4日订《中俄科布多界牌博记》、9月13日订《中俄塔尔巴哈台北段界牌博记》确定树立新界碑。1883年,中国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2万平方公里,因沙俄逼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入俄。

  1892年,沙俄侵占中国萨雷阔勒岭以西2.8万平方公里。

  1900年7月17日, 俄罗斯帝国以义和团破坏东清铁路为借口,对海兰泡和清朝管辖下的江东六十四屯两地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酿成庚子俄难。清朝失去江东六十四屯居民的永久居留权和管辖权。

  1900年10月3日,俄罗斯帝国以义和团破坏东清铁路为借口,决定于1900年7月占领东三省。至10月3日,东三省全境被沙俄占领。

  根据1902年4月8日中俄双方签订的《交收东三省条约》,俄军分三期,每期六个月撤离东三省。然而条约签订后,沙俄拒不撤军,这种独占东三省的做法招致了日本的不满。

  1903年,日俄谈判破裂,导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战败,于1905年9月5日与日本签订《朴次茅斯和约》,将东三省的大部分权益让与日本。

  《满洲里界约》

  《满洲里界约》又称《齐齐哈尔协议书》,是清朝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与俄罗斯帝国代表菩提罗夫于1911年(宣统三年)12月20日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朝官员与外国签订的最后一个有损领土主权的边界条约。当时由于清朝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已即将灭亡,故条约未经两国政府的正式批准。《满洲里界约》将旧约作了有利于俄国的修改,并就此重新划定了国界,中国人认为是有损于中国领土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条约共计使中国丧失领土1400多平方公里。

  《俄蒙协约》,1912年11月3日,沙俄不顾中国政府不承认外蒙独立的严正声明,强迫外蒙傀儡政府签订《俄蒙协约》,声称“蒙古对中国的过去关系已经终止”,规定俄国政府“扶助蒙古的自治”,在蒙古享有特权。同年11月7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概不承认俄国与外蒙叛乱集团所订任何条约。

  1913年11月5日,袁世凯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声明文件》,追认《俄蒙协约》及其附件,“承认外蒙古的自治权”。

  1913~1914年,俄国又和库伦当局签订了军事上控制外蒙古的训练军队及购买武器的协定,以及贷款协定、《开矿条约》、《架设电线协定》、《敷设铁路协定》、《借款契约》等。这样,实际上外蒙古处于俄国的全面控制掌握、监管和掠夺下,沦为脱离中国的俄国准殖民地和保护国。

  1944年10月13日,中国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17.1万平方公里,在苏联胁迫下成立“图瓦自治省”加入苏联。

  扩展阅读:失去的领土

  1858年至1915年,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并违约侵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政府曾多次发表宣言表示:“以前俄国政府历次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但前苏联政府并没有将这些诺言付诸实施。

  在沙俄和苏联侵占下,我国失去的领土有:

  1. 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

  2. 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3. 一七九零年(乾隆五十五年),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沙俄暗中吞并。

  4. 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沙俄侵并,该邦面积约百万平方公里。

  5. 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为属邦布鲁特,约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沙俄并吞。

  6.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为沙俄侵占,并逼迫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7.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为沙俄侵占,事后逼迫清廷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位于海湾东岸的海参崴,遂被沙俄割占,在此建港筑寨。海参崴是远东最大的军港,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都有重要的作用。

  8. 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沙俄逼迫清廷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9. 一八六八年(同治七年),约百万平方公里面积之我属邦布哈尔汗国,被沙俄侵并。

  10. 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原为我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沙俄吞并。

  11. 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国土,沙俄逼清廷订立伊犁条约而丧失。

  12. 一八八三年(光绪九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土地,于沙俄签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13. 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沙俄与英国瓜分。

  14. 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沙俄强租旅行顺大连,该两港口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15.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苏联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

  16. 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苏联要挟英美订立雅尔塔协定,同年十月外蒙古举行所谓公民投票(苏军亦参加投票)。我政府被迫承认其所谓"独立"。面积有一百四十四万平方公里。

  至一九四五年止,我国失去领土共计五百八十八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

  (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并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仅供参考)

出处:非常历史(公众号)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18-02-16[荐] (
微文周刊 2018年第7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