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9年第7期

>>

人文 栏目

明清时期的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学历

从隋唐时候开始,封建王朝实行科举制,为各级官吏选拔人才。明朝时,逐步发展完善,达到鼎盛。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很多人认为,明清八股取士,束缚读书人的头脑,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存在着各种缺点,但不可否认,它是封建社会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封建社会,文盲特别的多。看电视时,经常会出现一个镜头:一群人围着告示,然后再由一人大声的朗读出来。因为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更不要说去读书了。

只有一些家境还不错的,才会让孩子去读书。毕竟,科举制经过长期发展,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概念。现代社会去学校念书,都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级一级的读下来。

图1 古代科举考试图解

古代不是这样的。学生上学的地方称为私塾,一般在老师自己的家里、祠堂或者庙宇里面。当然,也有一些有钱有势的,会把老师请到家里教孩子。像《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就是到林府上班。

私塾,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办的私人学校。我们知道现在私人办学,政府管理比较严格,需要师资、教学面积等各种条件达标。但是古代,是不需要政府审查的。私塾的老师一般由科举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担任。

学生入学年龄一般都是六七岁,开学时,学生们首先要对着孔子画像和老师磕头,行拜师礼。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入学先进行启蒙教育,教材一般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谓的“三百千”。

图2 三字经 古籍

启蒙教材全部掌握,接着就是正式学习了,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这时候,学生还没有参加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一般被称为“文童”“生童”或者“儒童”。四书五经学习的差不多了,再去参加县试、府试,通过的称之为“童生”。别以童生都很年轻。五六十岁,头发花白的童生,大有人在。

考中童生后,再去参加院试,考中的才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院试是由各省主持的考试。

受一些戏曲、电视的影响,一提起秀才,很多人都感觉没本事,更是用穷秀才、酸秀才来揶揄。《武林外传》中,就有个吕秀才,说话文绉绉的。因为没有考中功名,经常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

图3 吕轻侯(吕秀才)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人物,饰演者喻恩泰

那么,秀才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如果放到今天,秀才大概是个什么学历呢?

因为秀才是由每个省选出,所以就有人认为,秀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本科生,也有人认为是重点本科生。还有种观点认为,清朝后期每年约录取2万名秀才,而全国约有40-50万秀才。每年录取的秀才约占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国每年录取博士7.5万人约占人口的1/20000。因此,有人认为,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博士。

虽然都是选拔人才的方式,古代的科举和现在的高考还是由很大的区别的。因为如果考中秀才,往往还伴随着一些政治权利。如秀才见到官员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免役,不用交公粮,可以用奴婢,可以免刑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的高考生所不具备的。

图4 唐寅(1470年-1524年),即唐伯虎

考中秀才后,还不能做官。接下来,还要继续考,由各地的秀才,统一到各省城参加考试,称之为乡试。一般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中的被称作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解元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伯虎了。

乡试每三年一次,全国每次录取的举人也就一千多人,每个省根据指标分配名额。文化落后的省份,录取50人左右。文化发达的地区,录取100人左右。这个成绩放到现在,大概都能上北大、清华了,此外,举人还可以享受国家补贴。

考中举人,就可以做官了,但是一般都是一些县令、县丞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很多人不甘心,还会继续往上考。如果以后想做大官,一看学历是举人,会影响仕途的。当然了,举人最后能当上大官的也有,最具代表的就是明朝的海瑞和清朝的曾国藩,但是比较少。

乡试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举人,要去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又称为“春闱”。考中的被称为“贡士”,第一名成为会元。

图5 清代举人官职牌

会试结束之后,再由贡士参加殿试,由皇帝做主考官。殿试只用来排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进士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被称之为:连中三元。这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实操太难了。整个明朝近三百年间,才两三人而已。

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大多数人,会留在京城获得官职,这属于中央政府的属官。而外放的进士,到地方也能做做县令或县丞。

虽然进士初授的官职并不高,但是有进士出身的身份,升迁相对容易。尤其是进士中选入翰林院的,属于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升迁的机会更多。一些进士,在官场上经过几十年磨炼,最后做的好的,可以入阁拜相,稍微差点的,也可以成为朝廷大员。

图6 明代科举考试

有人说,进士的学历,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导师。但是,明清时候,全国进士每次录取大约三百人,也就是平均每年才录取一百人左右。而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就很多了。

据2017年11月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800人,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882人,加在一起,共1682人。考虑到中国现在大约14亿人口,按照比例,进士估计相当于现在的两院院士了。

文:墨羽翩翩

出处:搜狐 / 历史大学堂
------------------------------------------         短评留言         ------------------------------------------


栏目:人文
2019-02-11[荐] (
微文周刊 2019年第7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