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9年第24期

>>

音影 栏目

音乐会 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大卫·津曼)

这是5月8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音乐厅举办的一场精彩音乐会,由美国指挥家大卫·津曼指挥芬兰广播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贝三前是《马勒第十交响曲》著名的慢板乐章。

Gustav Mahler

Adagio from symphony nr 10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对于大卫·津曼,相信很多乐迷都是对他相当熟悉的。芬兰广播交响乐团也许了解得不多。其实FRSO是北欧非常有实力的一支乐团,这家隶属于芬兰广播公司的管弦乐团成立于1927年,是在芬兰广播公司成立第二年就成立的,也算是一家百年名团。乐团的主场演奏厅是赫尔辛基音乐厅。乐团的首席指挥是汉努·林图。FRSO已经录制了超过一百张唱片,并经常性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乐团演出剧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新创作的芬兰音乐。乐团在每个演出季节中首演一些芬兰广播公司订制的曲目。除了活跃的巡回演出和唱片录制之外,乐团所有的音乐会都可以在芬兰广播公司的广播第一频道上收听到。

我们可以在这支乐团身上清晰地闻到浓郁的斯堪的纳维亚风味,他们的演奏总是散发着北国大自然的气息,渗透出芬兰雄浑粗犷豪放的民族气质,同时也不失西贝柳斯式的细腻与精美。

大卫·津曼

美国指挥家和小提琴家大卫·津曼(David Zinman)1936年7月9日出生于纽约。

早期在奥伯林音乐学院学习了小提琴之后,津曼在明尼苏达大学学习了音乐理论和作曲,于1963年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坦格伍德开始指挥。1958年至1962年,他在缅因州与皮埃尔·蒙都共事,1961年至1964年担任其助理。

从1965年到1977年,津曼担任荷兰室内乐团第二指挥。1979年至1982年,他是鹿特丹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

▲ 莫扎特第十九钢琴协奏曲

(拉杜·鲁普/不莱梅德意志室内爱乐乐团)

在美国,津曼从1974年到1985年担任罗切斯特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在巴尔的摩交响乐团,他担任了两年的首席客座指挥,1985年成为该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在巴尔的摩的任期内,他开始在贝多芬交响曲的诠释中贯彻历史性的表演理念。1998年,津曼和钢琴家内田光子一起担任了Ojai音乐节的音乐总监。1998年,他被任命为阿斯彭音乐节和学校的音乐总监,在那里他创建并指导美国指挥学院,直到2010年4月他突然辞职。

津曼于1995年成为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他与该管弦乐队合作的创新节目包括一系列深夜音乐会,“Tonhalle Late”,结合了古典音乐和夜总会的背景。

▲ 布列顿《大提琴交响曲》(戈蒂埃·卡普松)

他为Arte Nova录制的完整贝多芬交响曲受到评论家的好评。

马勒第十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十号交响曲作于1910年至1911年,是古斯塔夫·马勒最后的作品。因马勒本人于创作该交响曲期间逝世,因此被视为“未完成的交响曲”。

马勒于1910年7月开始创作第十号交响曲,但只维持了两个月,便因健康问题而暂停。一直到翌年他去世时,均再没有对作品作任何修改或增添。按马勒的计划,第十号交响曲共分为五个乐章。现存的手稿中,包括了72页总谱、50页简谱(另两页相信已遗失)及44页各类型的草稿。其分布如下:

1、行板 - 慢板: 结构完整,其中包括已配器的275小节及其他简谱。

2、谐跃曲: 结构完整,共有522小节,皆为配器草稿及简谱。

3、"炼狱"(purgatorio) - 中速快板: 170小节简谱,其中在结尾有出现 "返回最前" (Da Capo) 的字句。

4、谐跃曲 - 不太快 (Nicht zu schnell]): 约572小节,只属草稿。马勒在乐谱上的结尾曾写上 "由很大的大鼓(须闷压 "vollstandige gedäempfte")重击一下,"。这是马勒在纽约时从一次消防员葬礼中听到的鼓声所引发的灵感。这一下大鼓重击在后面的第五乐章开头时再出现。

5、终曲 - 很慢 (Langsam): 约400小节,只属草稿。

这部交响曲后人已经根据草稿等素材出了很多补充完成的版本,但有幸的是第一乐章可以说是完全由马勒亲自所为,我们可以经常在音乐会上听到这一乐章的单独演出。

这一慢板乐章缓慢的速度具有强烈的悲剧性质,使人联想到马勒生命最后几年所遭遇到的不幸,以及从他的《大地之歌》就开始显现出来的对这个世界的绝望与无奈。在创作上,这一乐章也是马勒晚期和声手法的集中体现。整个乐章贯穿着引子、主题1和主题2旋律音调的变奏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变奏曲式。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Op. 55,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3年至1804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该作品是交响曲历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规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丰富、结合了诗意和力量,极具独创性,在当时不受观众接受和欢迎;但却是贝多芬最为钟爱的作品之一。现在它被看作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时常被认为是浪漫乐派的创始作品。原本贝多芬将该作品题献给他所钦佩的拿破仑,但因后者称帝,愤而改为“纪念一位英雄人物”。“英雄交响曲”(意大利文:Eroica)之名亦由此得来。

贝多芬早在1789年时就有写作一部英雄气概交响曲的想法,但并没有落到笔头。贝多芬于1801年觉察到自己的耳聋,并在翌年夏搬至海利根斯塔特以躲避维也纳的气候。在那里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书。他甚至想自杀,但“我的艺术把我拉回来”。在这一阶段,贝多芬创作了该交响曲,也表达了其内心的奋斗历程。这首交响曲从1803年5月正式开始创作,作品完成是在1804年的年初。

该作品于1804年在洛布科维茨亲王的宫殿(Palais Lobkowitz)的一场私人音乐会上首演,由作曲家亲自指挥。第一场公演于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场(Theater an der Wien)举行,由作曲家指挥,好友弗朗茨 克莱门特为首席小提。作品于1806年10月在维也纳出版。

当时的反应趋于两极化: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杰作,高贵、庞大、华丽、优美;也有人认为它混乱、荒谬,是贝多芬的臆想,令听者不知所措。过了几年后的评价渐渐平和,但评论家依然认为它艰涩、难懂,“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据称,演奏者很享受此作品,并在1807年在莱比锡的一场演出中自愿增加排练。

该作品现在被认为是贝多芬最伟大的杰作之一,也是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与莫札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甚至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一同,都开创了新的音乐理念。但在贝多芬的时代,它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其先锋性使得听众和评论家都感到不解;人们觉察到其原创性、严肃性与作曲的技艺,但却并不大被感动。

该作品的长度几乎是海顿或莫扎特所作的交响曲两倍长,第一乐章就跟许多古典乐派的交响曲一样长(因而在音乐会上通常第一个演出,以避免听众到后来疲惫)。作品比之前更富有情感,经常被认为浪漫乐派的起始,也是交响曲历史上里程碑般的作品。其表达内容也有所突破,第一乐章规模非凡,气势浩大;第二乐章情感浓郁,从送葬进行曲主题的痛苦,到插曲的抚慰。末乐章也有同样宽广的情感。在早期的交响曲里,末乐章通常快而轻巧,但这里是较长的主题变奏,还有严肃的赋格。

柏辽玆在其论文中阐述道:

并不像标题所暗示的那样,该作品中没有什么大战役和胜利的进行曲;而多有深沉、严肃的思考,忧郁的回忆,充满华贵和悲伤的仪礼;简而言之,就好像一个英雄逝世时所作的对其生涯的总括演说。

音乐评论家苏利文(J. W. N. Sullivan)写道:第一乐章是贝多芬鼓起勇气面对他的耳聋,第二乐章是慢且如挽歌似的,描述他无法面对的巨大恐惧,第三乐章的诙谐曲,“不断创造前进能量”,第四乐章是旺盛创造溢出能量。


出处:搜狐 / 古典音乐
------------------------------------------         短评留言         ------------------------------------------


栏目:音影
2019-06-09[荐] (
微文周刊 2019年第24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