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0年第4期

>>

历史 栏目

中原王朝控制朝鲜半岛的第一次尝试,“乐浪郡”兴衰400年

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在东亚可谓绝对的主体,经过漫长的扩张,东亚地区几乎所有适合农业开发的地区都被中原王朝囊括,在古代,看看中华帝国的四周吧,东部是大海,西部和北部是荒凉的沙漠或寒地,南部热带山林难以逾越。可以说,扩张已经到了极限,也难怪古代时期的中国人会有一种处于“天地之中”的感觉。

不过,这种“极限”仍然有两个bug,有两块地区古代中国并没有成功消化,一块是红河三角洲,即越南北部地区,此处自秦征百越后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郡县,但由于当地过于偏远,土著势力强大,所以在五代十国乱世其脱离了出去,后继的中原王朝虽有过收回的努力,但并未成功。

西汉疆域图,在东部核心地区,朝鲜半岛北部和越南北部属于汉王朝直辖领土

而还有一处则是朝鲜半岛,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拿下来呢?从地缘上来简单说下:主要还是气候和地理因此,这个地方已经很北了,气候寒冷,统治成本较高,而且半岛地形奇特,北边多山而南边有几块适合发展的平原,这种地形结构使得本土能有效抵抗北方势力的入侵,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之中,中原王朝并没有完全吞掉这个看似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地形,从北边进去并不容易

但是,中国古代是有过扩张到朝鲜半岛的尝试的,而且尝试地非常早,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攻打朝鲜,灭朝鲜后设立了四个郡: 乐浪、真番、临屯及玄菟,这便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汉四郡”,而这四郡之中,以乐浪为首。

不过,汉武帝灭的是哪个朝鲜呢?而这些郡后来又哪里去了呢。要解释这些问题,大家要先了解一下朝鲜半岛的历史。

朝鲜古代的信史出现很晚,还是公元前194年,《史记》记载这一年, 汉高祖所封的燕王卢绾出逃匈奴,其部将卫满率旧部渡过鸭绿江,推翻了古朝鲜自立,建立了“卫满朝鲜”。“卫满朝鲜”的真实性得到朝韩和中国史学界的普遍认可,而且有考古学证据,所以说它是“信史”,不过也有韩国学者对认为卫满有可能是古朝鲜人而非燕人。其主要依据是卫满进入古朝鲜时不是身穿汉服而是“魋结蛮夷服”,掌权后不改国号而是沿用朝鲜的国号。

对了,“朝鲜”这个名称其实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山海经》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尚书大传》对其含义的解释为“朝日鲜明”。不过,《山海经》当然不是什么严谨的历史书,所以这里面说的朝鲜国,估计只是古人的一种地理臆想。但后面的朝鲜就以此为国名。

那这之前的朝鲜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很有趣。

这之前的朝鲜被称为“古朝鲜”,这个古朝鲜其实一直有两种说法,传统说法是“箕子朝鲜”,根据《史记》、《尚书大传》、《汉书》等史书的说法,是在公元前11世纪到前2世纪期间,由 不愿服从周王朝的商朝宗室箕子及中原地区移民在朝鲜半岛与当地原住民一起建立的一个国家。

这个说法古代朝鲜人是推崇的,大家可能也知道,朝鲜古代有浓厚的“慕华”思想,明清之后尤其如此,如果说朝鲜半岛是商代移民开启的历史,那自然是求之不得,说明其与中华同文同种啊,所以朝鲜半岛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推崇“箕子朝鲜”,1102年,高丽王朝肃宗接受礼部建议,在牡丹峰下立箕子陵(牡丹峰根据他们考察的箕子埋葬的地点),后高丽和朝鲜王朝历代君主都会对箕子墓进行定期祭祀。

传统说法是,燕国人卫满控制了“箕子朝鲜”

但也有一种“本土派”的说法——檀君朝鲜,这本来是神话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高丽国师一然所著野史《三国遗事》,根据此书记载:天神与熊女的后裔檀君在尧即位五十年后即位,以平壤为首都,以朝鲜为号。这个神话有着浓厚的森林渔猎民族色彩,和朝鲜民族的特性比较符合,但是在古代,朝鲜统治者基本不把这个当回事:你这古怪的传说别妨碍我欣慕中华。

但近代之后呢?由于民族主义情绪升温,朝鲜人开始尊奉檀君朝鲜了,由于箕子朝鲜内容在文献中的矛盾,以及考古发现的不足,箕子朝鲜已被朝韩主流所否定。有人甚至认为箕子朝鲜是汉朝时期的汉人或是后世慕华者编造出来的,1993年10月,朝鲜挖掘出土檀君陵,竟然说找到了遗骨,考证距离现在5000多年,甚至宣称檀君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非神话,并将其正式列为朝鲜历史上首个国家古朝鲜的开国始祖。2007年2月,韩国亦开始将檀君朝鲜作为历史上的首个朝代写入历史教科书。

檀君神话,这个和什么“女娲造人”之类的差不多,纯属传说

这说实话有些荒唐,其实“卫满朝鲜”之前的朝鲜历史还是一笔糊涂账,不过这个地方有土著居民是肯定的,因为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卫满朝鲜”统治者是谁先不论,这个地方的居民主体肯定是朝鲜土著而不是汉人(但卫满朝鲜的统治阶级有可能是中原移民),不过,卫满朝鲜控制的地域也只限于北部,朝鲜半岛南部生活的很多小的部落,这些部落在中国史料中被泛称为“韩”。

朝鲜半岛南部则是三个部族联盟,被称为“三韩”,这是当今朝鲜民族的主体

为汉武帝灭的,就是这个卫满朝鲜。

汉武帝为何攻打朝鲜呢?其实只是汉朝看其不顺眼而已,卫满朝鲜积极对外扩张,输入中原文化,使国家愈来愈强盛。西汉一开始以其为外臣,统御塞外蛮夷。后来发现其似乎不太安分,其拒绝向西汉朝贡,并阻塞了邻近小国向西汉朝贡的道路,于是汉武大帝于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发兵讨伐朝鲜。前108年,朝鲜王卫右渠被臣下所杀投降西汉,卫满朝鲜灭亡。

之后,汉武帝在古朝鲜故地置乐浪郡,于真番国故地置真番郡,在东秽貊地区置临屯郡,于沃沮之地置玄菟郡,合称为 “汉四郡”。这里面的真番、秽貊、沃沮都是啥?这都是当时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分布的一些渔猎部族,其和古朝鲜相邻但不属于朝鲜属地,《史记》常以朝鲜、真番并举,比如: “东绾秽貊、朝鲜、真番之利。”但卫满朝鲜建立后,这些部族以朝鲜国为尊,类似一些藩属国对中原王朝一样。

“汉四郡”的建立对于朝鲜半岛的发展绝对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中原王朝直接统治朝鲜半岛北部,中原的先进文化跟着汉人官吏、移民移入朝鲜,大大加速了朝鲜半岛的发展,但是呢,但“汉四郡”建立后,当地土人仍然不断反抗汉廷统治,这个地方地处偏远,朝廷有点边长莫及。所以,四郡并存的情况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前82年,真番、临屯二郡瓦解,与玄菟郡的东部地区一起被并入乐浪郡,乐浪郡分别设东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管辖此处,而玄菟郡治迁至高句骊县(辽宁新宾一带),名存实亡。

天汉年间(前100年—前97年)辽东政治地图,乐浪郡首县朝鲜县大概位于今天的平壤。

“汉四郡”仅剩“乐浪”一个,有人想这不就是行政区划变迁吗?地方还是那么大而已啊,其实不一样,古代的统治可不像现在一样,地方都是你的你想怎么设就怎么设,古代很多偏远地区,郡县就是朝廷的统治据点,朝廷也只能控制这附近的地方,郡被废了,说明这一带基本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统治。

“至元封三年,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部。至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骊。自单单大领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后汉书》

“......东至乐浪,西至敦煌,万里之中,相竞用之”——《潜夫论》

乐浪郡这个状态持续了很久,一直到东汉建武六年 (30年) ,光武帝平定王调之乱,废东部与南部都尉,放弃岭东七县,改由濊族自治,不过此时乐浪尚辖十八县。也算是相当强盛,但这个时候,东北地区另一地缘势力崛起了,这就是高句丽!

2世纪以后,高句丽、夫余等渐趋兴盛,不时侵扰玄菟、辽东、乐浪等郡,玄菟郡被迫再次内迁 (是为第三玄菟郡),这次直接迁到长城以内,大概在现在的沈阳、抚顺一带,而乐浪则成为中原王朝对抗高句丽的前线。乐浪等四郡自设置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土著民的巨大威胁,领地不断被蚕食,现在其余三郡全灭,仅剩乐浪一郡,带也处于风雨飘摇当中。

注:高句丽,古代分布于中国东北边疆和朝鲜半岛北部的一个民族,2世纪开始强盛,公元668年被唐朝灭亡

根据统计,顺帝永和五年 (140年),当时乐浪有户61 492, 口数257 050,和西汉相比人口少了15万,这一方面当然有放弃岭东七县的原因,但战事之惨烈,也可见一般。事实上乐浪郡实际能控制的地方是越来越小的,高句丽蚕食地越来越厉害。

而中原又逢乱世,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公孙康占据辽东,其反击北侵的朝鲜半岛土著,夺回了乐浪郡南部的控制权并分 屯有县以南荒地分置带方郡,郡治在带方县。曹魏派兵平定公孙渊后, 依循公孙渊所置,以辽东、乐浪、带方、玄菟等郡新成立 平州,位于平州的乐浪郡,再次成为曹魏以及后继的西晋的极东之郡。

西元三世纪的朝鲜半岛政治地图

然而西晋并不是一个强大的王朝,帝国边塞的乐浪是个什么情况呢?咸宁二年 (276) , 西晋复置平州,领有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乐浪郡仅下辖六县,3700户,带方郡下辖七县, 4900户,19此时二郡户数的总和只相当于东汉时的1/7,几乎处于被灭的边缘。而之后西晋南渡,北边大乱。

公元311年,高句丽大举南侵,夺取西安平县(位于今鸭绿江口北岸),切断了乐浪、带方二郡与辽东的联系,313年初,据有乐浪、带方二郡的张统(张辽之孙,当时乐浪地区实际控制者)因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百济作战而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慕容廆(臣服于中原王朝的鲜卑人,当时占据辽地)。高句丽攻破乐浪,乐浪郡实际灭亡,当然,慕容廆后为其在辽西侨置乐浪郡,但这个郡仅仅是名义上的而已。

不过事情还没完,根据考古发现(乐浪故地发现的4世纪和5世纪初的带有晋朝年号和官衔的晋人墓铭和砖铭)表明,公元313年后一直到5世纪初,还有一定数量的晋人居住在朝鲜半岛北部并继续奉晋朝正朔,并未被高句丽等地方政权降服。

中国政权也没有完全放弃努力,公元342年冬,慕容皝毁高句丽丸都城,重创高句丽,使其30年无力大举用兵,于是前燕慕容氏是最后一次给高句丽以巨创的中国地方政权。不过这并不能恢复中国以前对朝鲜半岛北部的控制,前燕也只好接受高句丽的臣服。不过迫于前燕压力,高句丽也迁都到平壤。

“遣其弟称臣入朝于燕,贡珍异以千数”—— 《资治通鉴》

自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置乐浪郡,到313年乐浪郡事实灭亡,这个中原王朝极东之地的建制延续了超过400年,之后高句丽占据乐浪故地成为既成事实,也被中国政权所承认,北齐天保七年 (556年) ,大规模省并州郡, 侨乐浪郡亦于此时被并入昌黎郡。连侨置的乐浪郡也被废了,这个地名彻底成为历史地名

然而,毕竟统治了400年,中原地区在乐浪的存在仍留下不少遗产,比如著名的汉乐府诗歌《箜篌引》,这便是乐浪郡的民歌 ,1935年到1937年,在今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的乐浪区域,发现了乐浪郡城遗址和大约2000余座汉代古墓。在该遗迹中出土的漆器十分精美,史称 “乐浪漆器”。以今天的角度,我们通常会说这是朝鲜北部受汉文化强烈影响的一个具体见证。但是实际上,在当时,半岛北部本就是汉代属土。

设置乐浪郡是古典时期中原王朝控制朝鲜半岛的第一次尝试,然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尝试则要到隋唐时期,空前强盛的唐王朝灭百济,平高句丽后曾试图直接管理此处,但又和地头蛇新罗爆发冲突,最终仍未成功(但唐朝成功夺取了高句丽一半的国土);元朝时期,蒙古大举入侵高丽则是第三次尝试,此次蒙古虽未完全征服高丽,但迫使高丽成为自己的附庸,明清时期,朝鲜奉行“事大主义”,与中国亲近,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才稳定下来,这一直到甲午战争事情才被打破。

作者:云帆

出处:搜狐 / 史事拾遺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20-01-19 (
微文周刊 2020年第4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