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9年第43期

>>

时代 栏目

为什么穷人会一直穷?——2019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在昨天颁发了最后一个奖项——经济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三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为缓解全球贫困所作的突出贡献。

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特·迪弗洛是一对夫妻,都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对夫妇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在经济学奖的项目里尚属首次,而在整个诺贝尔奖的历史上也只有四次。

埃斯特·迪弗洛和阿比吉特·班纳吉

这次诺奖得主夫妇的著作《贫穷的本质》的中文版是我们出的,在出这书的时候编辑大大就说作者在全球贫困研究领域是大神,搞不好能得诺奖。

真是神预言有没有!

在《贫穷的本质》里,夫妇俩走遍五大洲,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深度剖析了“贫穷陷阱”的怪圈,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穷人的经济生活,阿信接下来就说说穷人是如何思考以及做出选择的?

电视比食物更有吸引力

穷人曾被说成是世界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

此前发布的《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仍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13亿人遭遇严重饥饿问题,虽然比2017年的1.24亿略有下降。

但过去3年来,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总人数始终维持在1亿以上,且波及的范围正在扩大,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亿人距离严重饥饿仅有一步之遥。

但是各国政府数万亿美元的援助却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穷人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而班纳吉夫妇在研究贫困问题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穷人宁愿吃不饱饭也要买电视等娱乐设备。

很多人对于穷人都吃不饱肚子了,还要去买电视、游戏感到不理解。

班纳吉夫妇在实地走访时发现,村子里的生活十分乏味,没有剧院,也没有音乐厅,甚至没有可以坐下来看看行人的地方。

通过访谈中村民们告诉班纳吉夫妇,电视是他们逃离沮丧、减轻烦恼的有效工具。

穷人不一定专注必需品,也不一定会排斥奢侈品。因此,在长达10年的极度沮丧期内,所有廉价奢侈品的消费都有所提高。

什么是廉价奢侈品?

游戏、电视、DVD机都算。并且,这些“嗜好”并非是冲动消费,而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

在摩洛哥的偏远村庄,人们愿意攒几个月的钱买一台电视从而降低食品消费;印度母亲也是一样,她们会提前10年或更长的时间,开始攒钱为自己的女儿准备婚礼,在这里买一件小首饰,在那里买一个不锈钢水壶。

无论扶贫,之前人们都觉得让穷人填饱肚子就行了。但是班纳吉夫妇却说,除了食物之外,穷人还有更多其他的压力和欲望,他们也想让自己的生活多一点乐趣。

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四海皆准。

比起价格,穷人们更注重食物的口味

解决穷人的营养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食物的数量,而在于食物的质量,特别是微量营养素的补充。

如果孩子在子宫内或童年早期吸收了充足的营养,会长得更高大更聪明,孩子学习总成绩会上升,正因为更聪明,所以长大后会找到更好的工作,比父辈们赚更多的钱,慢慢脱离贫穷,这是个良性循环。

反之,如果在母体内或幼儿时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等待他们的是贫穷泥潭中的恶性循环。

最简单的补充剂就是加碘盐。这种盐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非常普遍。然而在世界上的很多贫穷地区,几乎所有怀孕的妇女都不吃加碘盐。

价格贵吗?

并不贵。一包碘盐价格非常低廉。另外,成人补充营养的补剂,如补铁剂,价格也不贵,有的地区政府还会免费发放。

只需一点钱,就可以让大人和他们的子女生活得更成功,但问题是人们似乎一点也不想要。

班纳吉夫妇总结说,一是人们并不完全了解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性,并且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让自己和子女吃得更好有什么价值。

换句话说,这种投资回报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穷人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其耐心往往是缺乏的。

另外,穷人在选择食品时,主要考虑的并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

在乔治·奥威尔《通向威根码头之路》一书描述英国穷人的生活,这样写道:

他们的食物主要有白面包、人造黄油、罐装牛肉、加糖茶和土豆——这些食物都很糟糕。

如果他们多花一点儿钱,去买一些健康食品,如橘子和全麦面包。是的,那样当然会更好,但问题是,没有人会这样做。

而且,特别遗憾的是,你手里的钱越少,你就越不愿意购买健康食品。一位百万富翁可能喜欢以橙汁和薄脆饼干当早餐,但一位失业人员是不会喜欢的……

当你陷入贫穷状态,你并不想吃乏味的健康食品,而是想吃点儿味道不错的东西,总会有一些便宜而又好吃的食品诱惑着你。

穷人为什么穷?

穷人为什么无法脱贫?贫穷为何如此难以攻克?

班纳吉夫妇说,首先,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

比如,在自然水里要添加消毒剂、使用蚊帐、接种疫苗、保证最基本的教育等对于我们而言很多习以为常、默认“理所应当”的常识,对穷人来说却是陌生的,是需要经过反复思考抉择后才会做出的。

在他们发现那些坚信不疑的信念是错误的之前,他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些决定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第二个原因是,穷人的抗风险能力和容错成本太低,对他们来说,只要一次没有运用好自控和决断,面临的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

“穷人的困境,我们一样都有,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周围充满了无形的助推力,我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和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

此外,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并不完善,也使得穷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没有针对穷人的信贷体系,银行认为贷款给穷人并不划算:他们的贷款额太少,不值得一贷。而为了回收款项,又需要很高的成本和不确定因素。

因此,穷人大多会向熟悉他们的人借钱,比如邻居、老板或民间借贷机构,但依赖于这些高息小额贷款,会让他们更加无法拥有储蓄来抵抗风险,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针对穷人的医疗保险市场也尚未健全。

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班纳吉给出的建议是——政府“包办”。

政府在这些方面,不应该给选择和自由,直接包办。

政府可以用来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而穷人所面临的问题,正因为市场失灵,政府才变得格外重要。

在中国,脱贫问题一直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

金砖国家极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红线为中国

贫困已跟随了我们几千年,如果我们打算彻底消除贫困,那就行动起来,一起联手努力,一点小的变化也可以带来大的影响。

什么是马太效应

01

见惯了太多“成功人士更成功,失败人士更失败”的例子,我们总觉得有些人生来就带着主角光环。

自出生起,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参加含金量高的竞赛,进而有机会接触到更上层的资源,然后不管是应聘还是自己创业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而又有些人却越来越平庸,他们仅仅抱着我能混口饭吃养活自己就好了的想法过着每一天。

这样的差距,似是与生俱来,又似是后天想法行动不同所造成的,而这样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是“马太效应”

02

马太效应这个名字,来源于《新约·马太福音》,内容来自其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也造成了一种两极分化愈发严重的局面。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太效应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贴近现实,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就归纳“马太效应”为:

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方面比如金钱、名誉、地位等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然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举个例子,就像大家都曾经历过的学生时代,一定会有一个老师眼里的“宠儿”。

这个人成绩优秀,老师天天把夸赞他的话挂在嘴边,私底下也就会给予他更多的照顾,代表学校参赛或者参加节目肯定都是选他。

在这个情况下,这个优秀的人自然也就获得了一般学生轻易接触不到的资源。

03

马太效应积极的一面我们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强者能够更强,那么消极的那一面呢?

弱者为什么会更弱,仅仅因为外在条件的不足吗?

柠檬觉得更多的原因在于人们常常把此当做是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不断给予自己暗示

“我生来就是个弱者,我家庭条件不如别人,我上的学校很普通,我的专业也不是很热门,所以我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很不错了……”

但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你会放纵自己的懒散,如此才会使得原先的弱者到了最后也还是弱者。

04

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马太效应被应用在很多领域,经济、社会、教育等等,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或是久居职场毫无进步的人来说,也有很多可提醒之处。

有很多人没有给自己设立一个合适的目标,也没有做好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工作也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毫无起色,掉入了一个难以爬出来的大坑。

这其实就是马太效应。

这里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没有目标的不妨先看看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

而这里呢,又关乎到了你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三分钟热度的你如何才能在每一个职业上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这都是我们应该去思考而不是逃避的问题。

不着急,最后推荐一本书,我4年前看的。

《五年后,你是什么档次》狄骧/著,这是一本台湾爆款热书,上了几个畅销榜的榜单。

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赢家,靠的不是智商和勤奋,而是“玩法”。

作者曾经写过一篇爆文,《三十岁后,你会站在哪里》,文中一个小孩子问:同样是成年人,为什么有的人扫大街,有的人在逛商场,有的人在写字楼上班?我们先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遇到这个问题会如何回答,再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回答的。

作者回答说:因为站的地方不一样。每个人站在哪里,会站在哪里,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不是现在的选择,而是他半年前或者是三到五年前的选择,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或者我们不得不做的工作,其实取决于我们过去一段时间所做的决定,以及我们过去一段时间里所做出的努力和时间的积累。

人生是一盘很大的棋,要尽早开始布局。

商业社会的五个骇人真相

一,人真的不可以穷。在医院里可以直观的看到人生百态,以貌取人的本质是以钱取人,作者认为现实的人性就是这样。穷人的眼泪是不会值钱的,人今天会站在哪里,会过什么样的生活,跟他以前的选择和努力有莫大的关系。有些人哭是发泄型的,作者称为无意义的眼泪,哭完之后没有任何改变,有些人哭是“觉醒剂”,他们会发誓一定要做个有钱人,有钱人的任性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大部分人该做的他们可以不用做,譬如说货比三家。

1,现在的社会就是以钱取人的社会。

2,穷人的眼泪是不值钱的。

3,有钱就可以有更多的任性。

二,货币贬值是必然。作者认为总有一天卫生纸会以钞票值钱,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津巴布韦,1980年刚开始发行货币的时候,一津元的币值比美元还要高,0.68津元就可以兑换一美元,后来随着国家的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到了09年一千万津元只能换到1.5美元,而当时一只鸡要一千三百万津元,很多游民靠捡垃圾为生,不吃不喝两个月才只够买一只鸡。

作者认为货币贬值的现象在全世界各国家都有,并且贬势在不断的扩大当中。总有些人并不知道这些真相,钱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政府发行的一种凭证,就等于我们把黄金货物抵押给银行,然后他们给你一张收据,一旦这种东西发行的多了,我们手里的就不值钱了,而有钱人要的是什么,是资产!不动产和不断运转的公司都是资产。

三,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未来和现在都是,90%的财富都集中在10%的人手中,他们的收入来源当中劳务和薪资占比不到5%,剩下的都靠不动产和股票等投资收入,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工资收入占90%以上,真相告诉我们单纯给人打工是很难致富的。更糟糕的事情是,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而贫穷的人可能越来越穷,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利息,一个富人哪怕再不会理财,把一千万放到余额宝一年也有四十万的收入。

四,年纪越大越没人会原谅你的“穷。现在的社会大部人给予的尊重,或多或少基于你的财富,对年轻人还是很友善的,但年纪到了四五十岁还一事无成经济拮据,很容易就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很多公司四五十岁的基层员工,很有可能他们几十年的经验,而是一个经验他们用了几十年。

五,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变了,现在社会你省吃俭用也不见得就能脱贫致富,也许说十年前有个大学文凭就能找个好工作,现在大把的竞争者,还有很多是海外留学回来的。一旦我们一日三餐日常花费上涨了,而每个月打到账户里的钱还是固定不变的话,我们是等于是变得越来越穷,除非你躲到深山老林里,不用钱也不用信用卡,不然我们都躲不过新时代的贫穷危机,换句话说,这个时代有多少人是单纯靠打工发家致富的,创新工程的董事长李开复说: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取代世界上一半的职业,比如说银行柜员、审计等重复劳动比较高的工作。一辆车生产组装的全过程,没有一个工人,未来听起来很远,其实也很近,最近的莫过于我们当下做些什么。

摆脱平庸的四条军规

一,善于自己的身体和时间资本。

有两样东西是众生平等的,就是身体和时间,作者说千万不要做“淀粉穷人”,作者分享跟有钱人一起吃饭的感触,其实那些有钱人吃的并不像电视里的那么奢华,而是简单的海鲜和有机蔬菜,他们尽可能品尝食物的原汁原味,不会有太多的人工调味和加工食品,这样可以让他们的身体和大脑保持在最佳状态,他们倾向于更多补充蛋白质和蔬菜。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真的病不起,所以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人都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又穷又饿的犹太年轻人坐在路边哭,这时一个老人过来对他说:年轻人哪,你身上就有上帝给你的五百万,你为什么还哭啊?年轻人非常不理解,老人就说,你看你身上有健康的心脏价值一百万,肝和胃价值五十万,肾和皮肤价值五十万,加上你的眼睛和脑袋可能还不止五百万呢!年轻人就问,怎么能拿到这五百万呢?老人说:这要从下往上来兑换现金,首先要靠脚力来做搬运和送货的工作,然后去学技艺用手来赚钱,当你的手和脚都老化了,再用脑袋当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用钱滚钱,这些加起来超过千万都有可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要善用自己的身体、力量和时间,这些资源如果现在不用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效的,我们都会老呀,身体机能总有一天会退化的,我们不可能永远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精力充沛的冲在最前面。

所以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三十岁之前称我们还年轻,我们运用体力精力还有技术换取劳动收入,那接下来就要靠系统收入去积累财富,最后再运用经济社会的力量去钱生钱,不同的年龄阶段,做这个年龄阶段该做的事情。

二,投资自己的内要价值。

作者的一个大学学长失业几年了,一直没有精进,自我充实,他的价值没有提升,自然在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年纪大了学不进去了,学习能力会随着年龄退化的。我们不妨想像一下,如果当二十年后我们还靠劳动来赚取收入,对一个小时赚多少钱还锱铢必较的时候,而另一些人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把这些市场规律摸透了,通过之前的一些投资就可以轻松获得财富,卖个股票就可以换得几十万,哪一种生活更自在一些。这个时代光靠努力和血汗来积累财富,甚至无法保证我们以后能得到该有的尊严。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作者认为做为一个普通人想要在三十岁以后得到该有的成就,需要拥有两个力量:自律和经验值。

怎么才算是自律呢?作者认为在这个社会必须要自律,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否则真的很难脱贫,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别人都在过节休息的时候,还能坚持读书工作。经验值也要赶紧在三十岁之前积累某一个领域的经验,当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家都会争着去请教你。

三,砍掉不必要的消费,积累“钱母”。

作者非常看不惯去星巴客喝咖啡的年轻人,除了去谈正经生意的人以外,很多人就是穷人的一种虚荣意识,从那些已经成功树立品质感的品牌形象的企业来满足虚荣心。钱母就是本金。当你有了本金,你就拿到了有钱人俱乐部的入场券。对于情况不太好的人来说,你要想翻身,第一件事情就是抓住一切机会积累自己的第一桶金。

作者一个朋友在东京一个车站看到有很多废旧纸箱被堆放在墙角,正当他疑惑的时候,竟然有一个年轻男子从纸箱中钻出来,整理一番衣服,提着LV包包西装笔挺的走向远方,接下来不到几秒的时间,其他纸箱里也传出闹钟的响声,更多的男男女女也从纸箱中钻出来,衣着整齐西装笔挺的赶去上班。这是日本泡沫化以后的现状,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提着LV包包居然连房租都交不起,作者从经济学的需求弹性分析,这些高档西装和包包是需求弹性比较高的东西,它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房租和日用品这些是需求弹性比较低,很多年轻人被广告洗脑,刷信用卡也要去买这些奢侈品,结果泡沫化来了,房租也交不起了。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在三十岁之前资金还不是很多的时候,要想办法攒钱,选择那些价格弹性低的生活必需品,砍掉那些非必需的奢侈品,不要被商家的广告洗脑,等到我们有了钱母也就是本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布局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翻身。至于怎么利用这笔本金,那就是第四条。

四,创建系统性收入,学习投资理财。

我所理解的系统性收入,就是即使你去度假一个月甚至一两年,你的系统性收入依然在源源不断的赚钱,比如说你拥有一个或多个赢利的企业。

作者是做投资的,所以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投资理财,他给了我们几个建议:

第一,在三十岁以前学习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要了解钱是什么,怎么让钱增值,要了解金融市场比如说股票期货黄金,要学会怎么样利用这些市场经济研究透某一个工具去赚钱,要看懂某一个世界局势的变动背后,它有可能隐藏着的一些经济秘密。

第二,大家平常生活当中都喜欢看什么节目?作者认为你平常看什么节目决定你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平常有钱人喜欢看什么节目呢?他们看反应国际局势或国内形势的新闻或者财经类节目,除了闭关学习这些专业的知识以外,作者认为你平常看的节目是你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另外选择节目也要慎重,有些地方电视台的节目是从一线电视台那里转过来二手加工的,这样的信息是不及时,作者为我们推荐了两个节目,一个是蓬勃财经,一个是BCC,他还讲了一个叫CNBC,我们在国内用这些比较少,听懂也比较难。还有就是不要相信电视上那些投资理财专家,或者把话说得很绝对的理财顾问,说这个一定会赚那个一定会亏,如果真那么神的话,他们不是早就赚翻了嘛。

第三,高杠杆的商品其实是一种合法的抢劫做为普通人来讲想要翻身,除了抢银行以外还有一个渠道就是高杠杆商品,我在网上听到一个通过高杠杆来发财的90后,他是参加马云湖畔大学最年轻的,那个男孩玩的是比特币,几乎是一夜之间就翻身了。但是作者也提示我们说,千万不要被期货啊这些高杠杆的庄家洗脑忽悠,要自己去学习,并且千万不要四处借钱去玩这些高杠杆的东西,前期还是要拿少量的钱去玩,去交学费。

第四,关于房子,作者建议不是富二代千万不要买房子,不要被房贷压死了,不然可能一辈子没有翻身的机会,当然这要结合实际情况看是哪儿的房子了,有些房子买了是投资,但有些房子买了它就是负债。

第五个建议就是我们要看懂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站在整体经济学的高度去看这个世界,我们可以一点点的去做一些练习,让自己的事业宽一些,可以先观察黄金的价格,美元的指数,还有各个国家KPI的指数等等这些,一步步把自己的视野和眼界拉上去,我们要学习一些世界经济的规则。

最后一个建议,投资要尽早,投资跟失恋一样越早经历越有免疫力,炒过投票的人都有那种感觉,要么恐惧要么贪婪,尽早入市,前期交一些学费是很正常的,像一些老股民可能交了十几年的学费,把握到经验后面慢慢就赚钱了。

作者认为金融市场就是一台超大型的提款机,懂得操作的人就能从中提到出国、买包这些钱,所以趁三十岁以前尽早拿到金融市场的入场券。

这本书我们可以当做一个资深的投资总监给年轻人的建议,对于提高财商还是有帮助的。

写在后面

我到达了罗马,罗马火车站出来之后,下着细雨,歌德说你来到了罗马你就成为了罗马的一部分。

 

编辑 | 牧羊少年 文 | 中信出版社

出处:搜狐
------------------------------------------         短评留言         ------------------------------------------


栏目:时代
2019-10-20 (
微文周刊 2019年第43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