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1年第5期

>>

历史 栏目

民国时期,为什么官民都只认货币“袁大头”

2005年的《亮剑》,至今仍是一部为人称道的抗战经典。剧中的赵庄战役,楚云飞试图在40分钟内攻占李云龙驻守的阵地。他为激励士气,拿出一大笼筐沉甸甸的“袁大头”奖赏参战官兵。为什么楚云飞在关键时刻会用普通银元决定战争胜负呢?

上图_ 《亮剑》剧中的 楚云飞 (张光北 饰)

正版行货

楚云飞之所以用“袁大头”收买人心,是因为在当时这是最合适的手段。清末时期,国内货币流通不忍直视。银两为大宗贸易计价的,占整个货币供应量的1/3,以“鹰洋”为代表的各国货币,数量多达几十种,占整个货币供应量的一半,另外,铜钱用于民间小额交易。

晚清名臣张之洞意识到币制纷杂威胁到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奏请朝廷自铸银币,抵制鹰洋。1889年,广东率先自制“龙洋”,随后全国十多省市纷纷效仿。由于管理不善,把控不严,龙洋质量参差不齐,反而恶化了原本糟糕的币制。1910年4月,在盛宣怀的推动下,清廷推出“国币则例”,强调铸币权归朝廷所有,还专门设立的造币厂。一年后,“大清龙洋”问世。

好景不好,民国建立后,袁世凯上台执政。北洋政府一方面财政入不敷出,危机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币制换算复杂,加重了社会和民众的负担。沙俄不失时机地唆使外蒙独立,严重损害袁世凯的政治声誉,推行货币改革势在必行。

上图_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1912年发布的《倡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提出以钱币改革对抗沙俄入侵的建议。以此为契机,北洋政府成立币制委员会,着手研究和制订币制改革方案。1914年2月7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敕令第19号,公布了《中华民国国币条例》和《国币条例实施细则》。

条例规定:“国币铸发权属于政府,旧有各官局所铸发之壹元银币由政府的国币兑换改铸之。凡公款一律用国币”,还要求“国币 (袁大头)作为国家税收的本位币”。条例的出台,提供了“袁大头”面世的必备条件。

国币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面铸有嘉禾纹和币值,俗称“袁大头”。北洋政府的官宣,标志着“袁大头”代替“大清龙洋”,成为民国的法定货币。楚云飞用“袁大头”犒劳官兵,显然是合情合理、顺应人心的。

上图_ 龙洋 (清末银币名)

货真价实

楚云飞大洒“袁大头”,是看中它的货真价实。且看货真,“袁大头”的材质“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作为国币担当,“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国币有银币、镍币和铜币三种,银币分为壹圆、中圆、贰角、壹角4种,镍币为五分,铜币分为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4种。通过发行4种9类国币,支撑起民国时期完整的支付体系。

确定主币之后,天津造币厂率先铸造“袁大头”,随后,南京、广东、武昌等地造币厂陆续铸造。由于样式统一、成色稳定、易于识别,得到了全国的广泛认可。从铸造年份上看,“袁大头”分为“中华民国三年”、“中华民国八年造”、“中华民国九年造”和“中华民国十年造”等4种。

其实“袁大头”的购买力相当强劲。据《上海工人运动史》透露,1927年,1个“袁大头”在上海可以买3.5斤猪肉,在广州可以买25斤大米,在成都可以换40个鸡蛋。而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有20个“袁大头”,技术工人月工资还要翻一番,鲁迅先生的稿费每月多达700多个“袁大头”。难怪楚云飞眼中,“袁大头”具有无以伦比的性价比。

上图_ 袁大头,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

发行之最

楚云飞临阵大派“袁大头”,足见这种货币数量之巨。一种货币的成功,发行数量很关键。著名钱币收藏家施嘉干在《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一书中,提及4种年号“袁大头”的铸造量:“三年一元:通行币,铸额最多。八年一元:通行之币,铸额甚多。九年一元:仝上。十年一元:通行之币,铸额极多。”可见,由于三年和十年造“袁大头”因铸造时间长,数量“最多”和“极多”。

为袁世凯总理财政的梁士诒回忆,最先铸造“袁大头”的天津造币总厂,开始的九个月内,每日铸造量达 30 万元。据统计,南京造币厂自民国四年至民国五年的两年间,共铸造“袁大头”379819210元。

上图_ 清末天津的造币厂

“袁大头”的铸造至少持续到1929年。1933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废止银两制,收付统一银元。时隔一年半,又推出了法币政策,规定禁止银元在市场流通,各金融机构和民间储藏的白银和银元由中央银行收兑,“袁大头”风光不再。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袁大头”在黑市再度吃香。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袁大头”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发行数量之外,发行时机也很重要。1915年8月1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上海钱业公会协商,取消“龙洋”行市,“袁大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1919年7月5日,上海钱业公会又取消了“鹰洋”行市,“袁大头”一家独大。至1928年,实际流通的“袁大头”至少11亿枚,对其他旧币构成压倒性优势。按当时形势看,楚云飞只能靠“袁大头”劳军,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上图_ 陈锦涛(中华民国首任财政总长)

意义重大

其实,“袁大头”的意义楚云飞犒赏官兵更为重大。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时任财政总长的陈锦涛曾主张建立向西方国家看齐的金汇兑本位制,然而中国处于赔款年限,黄金储量本就不高,而且国内还流通大量白银。民国的国情决定了金汇兑本位制的“水土不服”。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继续推行货币改革。时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熊希龄结合实际,提出由银本位制向金本位制逐步过渡的想法。他认为:“恶本位胜于无本位。”这一想法,堪称民国金融业的一大创举,奠定了“袁大头”的历史地位。

上图_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和各国使节的合影

北洋政府手握“袁大头”,主导货币发行权,彰显了国家主权。稳定可靠的币值,带来了相对低廉的物价,促使经济、税收、金融、就业等方面进入可喜的良性循环,还解决了军队经费长期不足的困境。

此外,袁世凯将个人头像铸于币面,无形中提高了自身政治威望,可谓一举多得。在中国政府发行的近千种银币中,“袁大头”独占发行量和存世量两项桂冠,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作者: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齐 庚 《八十年风雨“袁大头”》

【2】梁 捷 《袁大头的价值链》

【3】王新启 《品读“袁大头”壹圆银币》

【4】丁吉林 《“袁大头”: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的里程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处:搜狐/历史大学堂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21-03-29 (
微文周刊 2021年第5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