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4年第3期

>>

历史 栏目

朱棣身世之谜:一代雄主,三个亲妈?

明亡后,一些文人眼见国脉微如缕,只好将自己埋入故纸堆中,崇祯年间的进士李清就是其中之一。

在南明弘光朝为官的短暂日子里,李清多次上书言事,皆不得行,于是搞起了历史研究。

李清在《南京太常寺志》看到一处惊人的记载,大意是,明成祖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妃子碽妃所生。

当时,明成祖已经去世200多年了,永乐之后的明朝皇帝都是他的后代,明朝的正史也言之凿凿写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子,其生母为马皇后。

李清对此感到诧异,他请教了以博学著称的钱谦益,但后者也无法解释。于是,李清利用职务之便,亲自前往明孝陵的享殿察看,发现明太祖妃嫔牌位的摆放顺序有异常,其中,东侧列嫔妃二十余位,而西侧只有一位,神位上赫然写着“碽妃”二字,与《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吻合。

莫非明成祖的生母真是这位神秘的碽妃?李清还来不及继续探究,南明已走向崩溃,之后,李清拒绝清廷的任命,隐居三十多年,每年必为明朝哭祭。

此后四百年间,关于明成祖生母的争议逐渐发酵,很多像李清一样满怀好奇心的学者,走入这个谜局。

明成祖朱棣。图源:网络

01

关于明成祖生母之谜的讨论,最激烈的一次发生于上世纪30年代。

1932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发表《明成祖生母记疑》一文,认为已失传的《南京太常寺志》作为一种官方史料,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成祖引高后以自重……只有一解可以通者,即成祖生于碽氏,养于高后,碽氏为贱妾,故不彰也”

傅斯年的意思是,明成祖为碽妃所生,由马皇后抚养,但因为生母地位不高,所以正史只写朱棣是马皇后之子。

之后,吴晗、李晋华等学者搜集关于明成祖生母的各种史料,为“明成祖生母为碽妃”的观点提供佐证,并提出,这一说法由来已久。

然而,学界往往各抒己见,言人人殊。另一位史学家朱希祖反对以上观点,在《明成祖生母记疑辩》等文章中与傅斯年等人针锋相对。

朱希祖依然采纳《明实录》《明史》等史书的记载,认为明成祖的生母毫无疑问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成祖生母为碽妃”一说站不住脚。

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当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加入红巾军起义,义军将领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马氏不仅与朱元璋感情深厚,还是他的贤内助,在朱元璋征战四方、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多次劝谏,为人仁德,爱民如子。按照《明史》的说法,朱元璋与马皇后一共生下了5个儿子:懿文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明成祖朱棣、周王朱橚。

相比来路不明的碽妃,马皇后在史书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也有丰富的史料支撑,确实难以一口气推翻她作为朱棣生母的说法。

如今,抛开民间传说、文学作品杜撰的故事,仅就现存的汉文、蒙古文史料来说,关于明成祖的生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明实录》《明史》等正史的记载,即明成祖生母为马皇后,这是从古至今广为接受的说法;二是明末清初以来,学者从《南京太常寺志》中考证得来的观点,即明成祖生母为身份不明的碽妃;第三种出自蒙文史书《黄金史纲》《蒙古源流》等,说明成祖的生母是蒙古妃子弘吉剌氏。

02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懿文太子朱标之子、年仅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

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甫一即位就对自己的叔叔们挥起了削藩的“大刀”。不到一年的时间,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等被罗列罪名,废为庶人;湘王朱柏受人诬告后无以自明,放火焚烧王府,自焚而死。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时,朱棣的大哥朱标、二哥朱樉、三哥朱棡皆已去世。朱棣对部下说,他是明太祖所封的诸藩王中最年长的嫡子,意思是,按照伦理顺序,他享有皇位的继承权。

发动靖难之役前,燕王朱棣为了鼓舞士气,反复对麾下将士灌输一个观念,宣称自己是“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为之后的起兵宣传造势。

面对侄子的削藩之举,朱棣一边装疯卖傻,一边在封地北平(今北京)加紧筹备起兵。建文帝对朱棣早已心生忌惮,意图派人控制北平王城,奈何天高皇帝远,燕王抢先一步派兵夺取了北平九门,牢牢掌控北境的兵权。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祖训”为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兵南下,向明朝初年的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进军。三年后,朱棣穿过烈火燃烧后的滚滚浓烟,踏入皇宫,迎接朱棣的是他梦寐以求的皇座,还有侄子生死不明的下落。

电视剧中的明成祖朱棣。图源:影视剧照

根据《明实录》《明史》的记载,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建文一朝没有人质疑过朱棣的身世,就连建文帝也对方孝孺说:“此孝康皇帝(朱标)同产弟,朕叔父也。”

假如朱棣的嫡出身份是伪造,建文帝的忠臣们早已对他群起而攻之,丝毫不给他以嫡子身份做政治宣传的机会。

朱棣通过这场战争夺取皇位后,召见建文朝的大臣方孝孺,希望这位大儒为自己草拟登基诏书。

方孝孺始终忠于建文帝,在殿前悲痛大哭。朱棣于是下榻走到方孝孺面前,对他说:“先生不要这么想不开,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周成王。”

方孝孺反问道:“成王在哪里?”

朱棣说:“他自焚死了。”

方孝孺接着说:“那为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只好说:“国赖长君。”

方孝孺:“为何不立成王之弟?”

“此朕家事。”朱棣命左右将笔拿给方孝孺,“此诏非先生来草拟不可。”

方孝孺投笔于地,一边哭一边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方孝孺抱着必死的决心与篡位的朱棣当面对质,最终被处以极刑,但根据《明史》等史书的记载,尽管方孝孺敢于与朱棣对骂,但也从未指出朱棣假冒嫡子。

成书于永乐年间的《明太祖实录》记载,1360年,“夏四月丁巳朔癸酉,皇第四子生,即今上皇帝,孝慈皇后出也”。另有相传为朱棣御用文人解缙编纂的皇家族谱《天潢玉牒》,也说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后来,清朝修《明史》也采用以上史料。

照理说,有这些官方史料支持,朱棣的嫡子身份应该无懈可击。

但是,问题就出在,朱棣掌权后过度地使用自己的权威。

流传至今的《明太祖实录》,修成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但早在建文年间,第一版《明太祖实录》已经纂修完成,朱棣篡位后,该书被焚毁。后来,朱棣命姚广孝、夏原吉为监修官,先后两次重新修撰《明太祖实录》。现在看到的《明太祖实录》,其实是一部经过两次重修的修订本。

朱棣在《明太祖实录》中到底改了啥?学界普遍认为,朱棣改实录,主要是要掩盖“靖难”的篡逆之名,比如其中写朱元璋曾欲立朱棣、突出朱元璋和马皇后对朱棣偏爱的部分,都是为了加强朱棣即位的合法性,贬低建文帝的历史地位。在这些史书中,朱棣总是在不同场合强调自己的嫡子身份,试图将自己的篡位合法化。

朱棣篡改实录的做法让人诟病,尤其是当他的身世出现争议时,《明太祖实录》的真实性更加遭到质疑,使朱棣陷入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猜疑链——如果没问题为什么要改?改了就肯定有问题,朱棣反复强调自己的嫡子身份,这个身份是不是有问题啊?

孝慈高皇后马氏。图源:网络

03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戎马倥偬的明成祖朱棣病逝于北征班师的途中。他死后两百年间,在朝廷严格的言论管控下,坊间从未流传关于朱棣生母的八卦,朱棣作为朱元璋和马皇后之子的嫡出身份,在官方的口径中毋庸置疑。

到了明末清初,关于建文、永乐两朝历史的文网出现松动。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时(1572年-1620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下诏褒扬、编录建文朝的死节忠臣,在南京建起表忠祠,甚至恢复建文帝被革除的年号。

对于私家修史者来说,明神宗的决定提供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官方不再避讳谈建文朝的史事。

于是,无论是在朝为官的士大夫,还是民间的文人,纷纷上穷碧落下黄泉,搜集建文、永乐朝的史料。这一时期出现的《建文朝野汇编》等野史,为后世研究建文帝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于朱棣生母的争议,也走入了史家的视野。

在前文所说的李清之前,何乔远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刊行的《名山藏》中提到,《南京太常寺志》记载,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碽妃,与之前的《天潢玉牒》等称朱棣是马皇后第四子的说法不同(“臣于南京见太常志云,帝为碽妃所诞生,而玉牒则为高后第四子”)。

何乔远和李清都引用了天启年间修撰的《南京太常寺志》,此书现已失传,只能从引用该书的著作中查找到相关部分。

太常寺是明朝在南北两京设立的政治机构,主要职责为掌管宗庙礼仪和祭祀。

由于明太祖的孝陵位于南京,南京太常寺要负责明孝陵的祭祀,因此对洪武朝的后宫嫔妃和享殿(陵园内供奉灵位、祭祀亡灵的殿堂)的配位分布有详细的记载。《明诗综》中收录的一首由南京官员写的诗,也有“众妃位东序,一妃独在西。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的描写。

傅斯年认为《南京太常寺志》可信的一个依据,正是其具备了官方属性。

明末清初,除了何乔远《名山藏》、李清《三垣笔记》外,谈迁、张岱、查继佐、朱彝尊等纷纷引用《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在各自的著作中称,明成祖之生母为碽妃。

酷爱游玩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道,他不仅读过《太常寺志》,还曾在中元祭祀时前去参观明孝陵,看到“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碽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妊为己子,事甚秘”。

诸位学者引用的《南京太常寺志》还记载了另一个“秘密”:懿文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其实是淑妃李氏的儿子。假如这一说法成立,非但朱棣的嫡子身份是伪造,朱标、朱允炆的身份也存在问题。

碽妃是明成祖生母的说法开始流传后,关于她的身份也成了津津乐道的话题。

清代的《续文献通考》传出了另一个劲爆的八卦。

这部文献推测,碽妃或许是高丽人。明初沿袭元朝每年让高丽进贡美女的旧制,碽妃有可能就是从高丽来的,所以身份扑朔迷离。但这也有个bug,高丽向明朝进贡美女是朱元璋称帝之后,但按照正史记载,早在明朝建立的八年前(1360年),朱棣就已经出生了。

故此,朱希祖在反驳所谓《南京太常寺志》的说法时,还指出碽妃是高丽人的说法经不起推敲,若是真有一个高丽美女当了明成祖的妈,按照高丽史的习惯,“亦必大书特书,载其家世”。现在连高丽都没有史料可以表明碽妃的身份,如何能仅凭猜测,就说她出身高丽呢?

在发掘出更多史料之前,碽妃的身份势必会继续饱受争议,而将目光投向汉文史籍以外的记载,会发现,还有另一个难以置信的传说。

民间传说中,碽妃因罪惨死。图源:影视剧照

04

讲述蒙古族历史的重要史书《黄金史纲》中,出现了明成祖为蒙古妃子弘吉剌氏之子的说法。

《黄金史纲》说,当年明军攻入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紧急撤离,逃回草原,其皇后弘吉剌氏躲在瓮中,未能及时逃走,被明军俘虏,献给朱元璋。

朱元璋对这个异域风情的美女很是来电,便将其纳为妃子,却不知弘吉剌氏此前已有身孕。弘吉剌氏被纳入明朝后宫后,生下了朱棣。

这个故事和元、明两朝的正史都有很大的出入。按照《元史》记载,弘吉剌氏是元顺帝的第二任皇后,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即明军攻入大都的三年前去世。另外,与碽妃是高丽人的说法一样,在这个故事中,朱棣的生年也对不上。

《黄金史纲》《蒙古源流》《阿萨喇克其史》等蒙文史书,都不约而同地将永乐大帝塑造为蒙古人之子。

到了清代,这个在蒙古草原上流传的离奇故事反过来影响中原地区,比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广阳杂记》记载,“明成祖,非马后子也。其母瓮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之妃,故隐其事”。

《广阳杂记》煞有其事地写道,这个故事是从前朝的司礼太监和燕地的乡亲父老听来的。不过,从“其母瓮氏”这句来看,这似乎是从《黄金史纲》上获得的灵感,因为在蒙古人的故事中,弘吉剌氏曾藏身瓮中躲避明军。

从史书编撰的时代背景来看,弘吉剌氏一说与中原地区的碽妃一说,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

但后者是汉地史家对不同史料的记载进行考证得出的观点,前者则是蒙古族为了宣扬黄金家族的天命观而虚构的故事,与史实明显不符。

明末清初,中原饱受饥荒等天灾人祸侵袭,大明王朝摇摇欲坠,东北的女真人建立了强盛的后金政权,逐渐扩张势力,而在北部边疆,蒙古人面对这个百年未有之变局,也有重现祖先荣耀的野心。

正因如此,蒙古史书的撰写者不断宣扬成吉思汗的后裔,即黄金家族的正统性,用祖先的辉煌历史来激发蒙古族子弟的斗志,甚至伪造明成祖为蒙古人之子的传说,来证明黄金家族是天命所归。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1632年,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林丹汗被后金的皇太极击溃,带着部下一路西逃,不久后,林丹汗曾经统治的漠南蒙古臣服于后金,这标志着,自成吉思汗以来的蒙古汗权正式走向崩溃。

明成祖为弘吉剌氏之子的传说,可说是黄金家族后裔的一次“意淫”。

“林丹汗”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图源:网络

05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以纪念父亲朱元璋和母亲马皇后为名,在南京兴建大报恩寺塔,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个工程前后共有10万人参与。修成之后,整座宝塔的外观由琉璃构件堆砌而成,远看高耸入云,五光十色,塔上悬挂的风铃,声闻数里。在大报恩寺塔屹立的四百年间,中外游客将其视为中国建筑的象征,称之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随着朱棣生母之谜的不断流传,美轮美奂的琉璃塔有了很多动人的传说。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朱棣修大报恩寺塔是为了报答母恩,于是借纪念明太祖、马皇后之名,以缅怀他那位真正的生母。甚至有人传言,塔内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那位失去名分又难享哀荣的女子。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时,大报恩寺被毁,宝塔带着永远的秘密从世人的视野消失。

明清时期,欧洲画家绘制的大报恩寺塔。图源:网络

而今,若要从史书残留的只言片语中,考证出朱元璋究竟是在何时何地和哪位女子孕育了其第四子朱棣,那无疑是个大工程。

但在追寻这些史料的来源时,可以看到,其出现的时代背景各有不同。这些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史料,带着不同的倾向和特征,层累地构成了明成祖生母之谜。

参考文献: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校印,黄彰健 校勘:《明实录附校勘记》,中华书局,2016

[明]何乔远:《名山藏》,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明]李清:《三垣笔记》,中华书局,1982

[明]张岱:《陶庵梦忆》,中华书局,2023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97

朱风,贾敬颜 译:《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乌丹:《明成祖生母问题在明末至清前期蒙汉文史籍中的形成与演变》,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杨永康:《<天潢玉牒>考论》,《学术研究》,2013年第1期

出处:最爱历史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24-03-29[荐] (
微文周刊 2024年第3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