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9年第46期

>>

音影 栏目

十部伟大作曲家的经典影片

我们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主题都已进入电影领域,古典音乐也不例外。事实证明许多伟大的作曲家都对导演有着非凡的吸引力,因为除了音乐,他们身上也泛着人性的光芒。

但若要栩栩如生地刻画这一群体还是一项挑战,尤其是描绘其制作音乐的过程——正如再多的训练也不能将一名演员变成一位颇有影响的体育明星一样。热爱音乐的电影观众也已经习惯于观看银幕上呆板且毫无节奏感的指挥家,更不可原谅那样的钢琴家:手指在钢琴上只朝一个方向移动而声音却是清晰地来自另一端的音符。

即便如此,大部分的“作曲家电影”却很少不引人入胜甚而至于在某些情况下还相当可圈可点。以下是十部比较知名的电影,我们也以最高“五星”给出相应的评价。

01

莫扎特

《莫扎特传》

Mozart:Amadeus

1984

我们将从其中最著名的作曲家传记片开始——虽不能说是首屈一指,但也许是最为光鲜亮丽、最发人深省的一部影片。由美国演员F.默里·亚伯拉罕扮演的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是一位生理和心理上均受到严重损伤的人物。

观众们将从萨列里向牧师的忏悔中了解到他对莫扎特的罪恶敌意:萨列里认为自己对莫扎特健康状况的崩溃和早逝负有责任;但也深刻地意识到,即使凭借对上帝和音乐艺术的全部奉献,自己也永远无法与傻笑和恼人的天才莫扎特(美国演员汤姆·赫斯饰)相比。

英国剧作家彼得·沙弗则通过萨列里之口,讴歌了《小夜曲》等作品的辉煌,他对音乐的真知灼见是:“从页面上看,这仅仅是一个强劲的音乐节拍,就像一个生锈的挤榨盒;然后突然,在它的上方,一根双簧管——一个单音符悬挂在那里,丝毫不为所动,直到被一支单簧管所承接,变成如此愉悦的一个乐句,充满了无法实现的渴望,我仿佛听到了上帝的声音。”

推荐指数:****

02

斯特拉文斯基

《香奈儿秘密情史》

Igor Stravinsky:

Coco Chanel and Igor Stravinsky

2010

《香奈儿秘密情史》是一部描述两人之间动人情缘的电影,我们必须向创作这部电影的横向思考者表示敬意,那是天才。这部电影本身是关于两个更具创造性大脑的相遇,然而当设计师邀请作曲家及他的家人入住自己在巴黎附近的别墅时,相遇也就扩展到了身体的不同部位。

影片的开始部分生动再现了《春之祭》首演时的骚乱,法国电影导演詹·库恩的电影制作艺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老实说,任何一位导演如果不能拍出一部在视觉上很吸引人的香奈儿电影,那他真的不应该涉足这一行。

不过由丹麦演员马德斯·米克尔森所扮演的斯特拉文斯基却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是基于照片和书面记录,人们一直认为这位俄罗斯作曲家身材矮小、瘦削、机智敏锐,而片中的斯特拉文斯基却身材高大、肌肉发达,令人沮丧又枯燥无味。尽管如此他的魔法仍然在香奈儿身上发挥着作用。遗憾的是在法语和俄语的对话中,关于“与热可可上床”(going to bed with a hot Coco)的双关语却从未出现过。

推荐指数:***

03

贝多芬

《不朽真情》

Ludwig van Beethoven:

Immortal Beloved

1994

1827年贝多芬去世。让我们忘了音乐切入正题——他深爱的神秘无名女子究竟是谁?贝多芬的第一位传记作家兼秘书安东·辛德勒,扮演着侦探的角色,开始寻找这位“不朽的挚爱”。

作为贝多芬的扮演者——从年轻的浪漫主义者到年老又喜怒无常的作曲家,且饱受耳聋之苦,英国演员加里·奥德曼的演绎很有说服力,但奇怪的是无法令人信服。

尽管这是以故事形式来描述一位天才,但英国电影制片人伯纳德·罗斯的作品却出人意料地平淡,更不用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尚有一些不正确的观点。

出于故事情节目的而虚构的遗嘱中,将贝多芬所有的钱财留给了他的“不朽爱人”,这是一个无法令人信服的大结局。当然,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假设”理论和一点点的戏剧性并没有错,但一些更具说服力的线索或许会将这部电影从平凡提升到某种相当强大的东西。

推荐指数:**

04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

《夏日之歌》

Frederick Delius:

Song of Summer

1968

“肯·罗素作曲家传记”这几个字是令人联想到格伦达·杰克逊裸体在火车上滚动的画面,还是罗杰·达尔特瑞在万花筒般的背景下敲击琴键?

如果是的话,《夏日之歌》也许会让人失望(或者,当然会令人宽慰),因为这位英国导演对曾担任过戴留斯秘书的英国作曲家埃里克·芬比(Eric Fenby),那略显多愁善感介绍戴留斯以及五年来一直在帮助这位年迈作曲家的描绘,都显得克制、雅致且迷人——这可能与芬比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有关。

对于双目失明、丧失活动能力还有点让人难以忍受的戴留斯而言,其扮演者麦克斯·阿德里安的演技可谓绝妙,相比之下克里斯托弗·盖博对天真幼稚芬比的刻画则有点差强人意。

大卫·柯林斯扮演的戴留斯友人、作曲家珀西·格兰杰(Percy Grainger),曾告诉芬比和戴留斯住在一起将意味着他再也不想听到后者的音乐。相比之下,《夏日之歌》应该让你想聆听作曲家更多的作品。

推荐指数:*****

05

柴科夫斯基

《音乐情人》

Tchaikovsky:

The Music Lovers

1970

柴可夫斯基(由目光锐利、蓄有模糊胡须的美国演员理查德·张伯伦扮演),与他的虚构男友奇卢夫斯基伯爵在冰上骑马饮酒作乐。

接下来的场景是由张伯伦出色担任钢琴演奏的作曲家《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公开首演,以及来自“萨沙”(亚历山德拉·柴可夫斯基)、作曲家未来赞助人冯·梅克夫人以及柴可夫斯基不幸与之结婚的尼娜(由格伦达·杰克逊扮演)那崇拜的目光。

即使是在有一些观众在场的情况下,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柴可夫斯基好友尼古拉斯·鲁宾斯坦,也在拿作曲家的作品开着玩笑……从那以后一切都是在走下坡路。

尼娜扮演者格伦达·杰克逊的演绎有点过火,观众再也不会在意柴可夫斯基娶了尼娜而又对其进行非故意的虐待。当被柴可夫斯基抛弃的尼娜试图勾引作曲家的“竞争对手”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时,臭名昭著的铁路车厢裸体场面也就不足为怪了。

推荐指数:**

06

李斯特

《李斯特狂》

Franz Liszt:Lisztomania

1975

如果有兴趣了解肯·罗素在作曲家传记方面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到达顶峰,《李斯特狂》将是个不错的选择。继同样也是在1975年拍摄的摇滚歌剧《英国兵》(Tommy)成功之后,罗素让罗杰·达尔特瑞扮演片中的弗朗茨·李斯特——旨在比较十九世纪女性对李斯特的迷恋以及摇滚偶像引起的青少年“狂热”。

罗素的《李斯特狂》体现了七十年代中期摇滚歌星的特质,除了身着T恤衫的随团技术人员以及流行歌手迷,这部电影还粗略地引用了玛丽·达戈(Marie d’Agoult)与作曲家婚外情的虚构描述。整部作品都因罗素自己的盘算而显得过于渲染:纳粹分子、天主教徒、花哨的服装以及淫秽的道具。

这并不是说片中没有极其怪诞的幽默,以开头时的疯狂场景为例:李斯特与达戈伯爵决斗,吸血鬼理查德·瓦格纳(保罗·尼古拉斯饰)被一位挪威神复活为希特勒式的弗兰肯斯坦怪兽。

推荐指数:**

07

肖邦

《即兴曲》

Fryderyck Chopin:

Impromptu

1991

英国演员休·格兰特在这部浪漫喜剧片中饰演一位头发蓬松的男主角。听起来是否很耳熟?是的,即使是在描绘十九世纪一位伟大作曲家的时候,也有着《诺丁山》及《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的味道。

一位优雅、拘谨、身体虚弱的天才,肖邦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经典的好莱坞式英雄。是他的音乐魅力迷住了乔治·桑(由澳大利亚演员朱迪·戴维斯扮演)——一位以拥有众多情人且喜欢女扮男装而闻名的小说家。

电影的关键之处在于她一心想引诱肖邦去参加一个法国乡村家庭聚会。这也暗示着安坦公爵夫人的扮演者、英国演员艾玛·汤普森将有一场无法抑制的表演,一位梦想着波希米亚艺术生活的女性。

回到巴黎缺了汤普森,尽管扮演热恋中艺术情人的格兰特和戴维斯的演技相当出色,但整部电影还是显得有点逊色。为什么没有人把格兰特那可疑的波兰口音牢牢地塞在钢琴盖下,使人再也无法听到呢?

历史性的准确程度并不高,但足够的爱之宣言、背叛、手枪决斗、槌球游戏以及业余戏剧表演,已使得这部电影颇具观赏价值。

推荐指数:***

08

普契尼

《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Puccini

1984

拂晓时分,普契尼(英国演员罗伯特·斯蒂芬斯饰)在托雷德拉戈湖的船上射杀鸭子,而他的画外音则在抱怨评论家们是如何诅咒他的歌剧《波希米亚人》及《蝴蝶夫人》。

这与接下来所发生事情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是非常明显,因为对普契尼妻子埃尔维拉崩溃的情绪状态进行仔细观察后发现,她知道丈夫的调情方式,确信他正在和自己的女仆们交往,且错误地诽谤自己的妻子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穿插了英国歌剧导演托尼·帕尔默执导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的纪录片片段,从而说明了这部歌剧直接导致了作曲家人生中悲剧的发生,既引人注目又令人信服。遗憾的是帕尔默觉得有必要将重点锁定在让普契尼和村民们在一个重要的葬礼现场提及歌剧中的台词。

最后,当帕尔默评述自己所执导的《图兰朵》时,我们听到了普契尼画外音中的真实含义……

推荐指数:****

09

马兰·马雷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Marin Marais: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1991

马兰·马雷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早年的生活也鲜为人知,至少对一部历史上忠实的传记片来说还显得不够。但也许这正是为什么法国导演亚伦·科诺这部关于法国巴洛克作曲家和维奥尔琴演奏家的电影如此出色的原因。

唯美的电影拍摄、无可挑剔的演技,《日出时让悲伤终结》讲述了马雷与老师桑德-哥伦布之间的艰难关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桑德-哥伦布(法国演员让-皮埃尔·马里埃尔饰)可以使维奥尔琴模仿人类的所有声音,从少女的叹息到老人的哭泣。

与之相反的是马雷虽然有着高超的演奏技巧,但却不了解音乐的本质。于是师生之间开始了长达一生的斗争,当马雷(其不同的年龄段由法国演员杰拉德·德帕迪约和其长子纪尧姆·德帕迪约分别扮演)爱上老师的女儿时,这场斗争亦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西班牙维奥尔琴大师约第·萨瓦尔(Jordi Savall)演奏的配乐萦绕心头,唯一的美中不足是演员们不太真实的音乐模仿。如果想观赏一部既能激发自己的兴趣且娱乐性、情感性俱佳的关于作曲家的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便是其中的一部。

推荐指数:*****

10

理查德·瓦格纳

《瓦格纳》

Richard Wagner:Wagner

1983

如今,一部几乎和《尼伯龙根指环》一样长度、关于理查德·瓦格纳电视连续剧的提议,就可能会让制片人感到困惑

不过,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这部将近八个小时(466分钟)的史诗巨作显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那值得一提的英国明星阵容包括:劳伦斯·奥利维尔、约翰·吉尔古德、瓦妮莎·雷德格雷夫以及拉尔夫·理查森,威尔士演员理查德·伯顿则扮演作曲家本人。

即使是威廉·沃尔顿(没错,就是那个威廉·沃尔顿/ William Walton)在客串萨克森国王腓特烈奥古斯都二世时,也在一场乏味的乐队音乐会上打鼾咆哮。

正如人们可能从伯顿身上所期盼的那样,瓦格纳看起来狡猾、坚定、甚至还有点机智,但同时也是一位相当不安全的人物。

瓦格纳与自身的不安全感、竞争对手作曲家、政治观点等各种因素之间的斗争,为他赢得了一场漫长而壮观的观看票房。乔治·索尔蒂麾下瓦格纳作品风格的原声大碟亦相当宏伟。

推荐指数:****


出处:搜狐 / 古典音乐.
------------------------------------------         短评留言         ------------------------------------------


栏目:音影
2019-11-10[顶] (
微文周刊 2019年第46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