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9年第44期

>>

音影 栏目

文 | 莫敏妮

星辰起落,昼夜交替,绵绵无尽期。洪应明《菜根谭》说“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 ,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碧空长夜,我有不言语。

如今的孩子,有谁还惧怕黑夜?灯海扎眼,亮如白昼,漆黑成了稀缺情景。想起幼年的恐惧,或许在春闇某一刻,突然又回来。年幼时身处漆黑的村庄,怕有“水鬼河妖”上来拽人,怕被麻风病人袭击,怕给盗贼虏掠…..有板有眼的民间传言之下,晚上断不会去更深更静的地方乱蹿。虽然对夜晚有过神秘的畏惧,但是,一切美好,正是从敬畏开始的。天心月圆之夜,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大美无言;观银河横贯天宇,浪漫无边;看流星划过天际,落到山那头,惊艳无比。

对夜的抒情,必少不了诗人的慷慨,“不知今夜山中,是何等光景,想也有月,有松,有更深的静。”这种意境极具画面感,让人沉浸其中。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实并不想吟诵,并不是诗不好,而是因为必定会想起那诗人骇人之举。我们憧憬头顶有随手可摘的星辰,也向往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相处啊!

春夜,夏夜,秋夜,冬夜都有极美的意境,无数文人留下良辰美诗。你吟诵过虞世南《春夜》吗?“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为什么我们失去了古人的闲雅?大概漫长的农耕时代生活相对舒缓些吧,也更浪漫些。至于夏夜,或许清少纳言在《枕草子》卷一写得好:“夏天是夜晚最好。有月亮的夜晚自不必说,就是漆黑的夜,萤火虫飞来飞去,也是很有趣的。下场雨的话,也很有趣。”很唯美地体现了平安时期那种优艳的歌风。秋之夜是静谧的,万籁俱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迷茫之中的探寻,有可为,有不可为。而冬夜的星辰即是你,不是一颗星,满天的星星全都是你。夜的暗真是稀奇,纵使梅花的颜色看不到了,难道梅花的香气还能掩盖吗?

与东方文人诗意浪漫的“夜”相比,西方哲学家与诗人的“昼”是感性世界,“夜”是更本源的无限的深渊,是思辨和有限的知识得到扬弃的场所。“夜”吞没一切存在者,将其无化;同时又产生出存在者。夜的统治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睡眠的持续是永远的、神圣的。墓园派诗人,强调把“世界交给黑暗和我”。18世纪英国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这样的思想和弥漫于全诗的感伤情调,使《墓园挽歌》成为18 世纪后期感伤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梭罗也曾写道:“夜晚的黑色核心,未曾受到人类踪迹的亵渎。我认为,人们普遍还是有点害怕黑暗,尽管巫婆都被吊死了,人们也发明了基督教和蜡烛。”巫婆属于黑夜,她们年老且“聪明”,自称谙熟草药和魔药,自信能和魔鬼打交道。当然,有些假充内行专门行骗的。

“夜”是德国浪漫主义者偏爱的一个意象。“昼”是秩序、是社会的制度;“夜”是梦、是神秘的爱。毫无疑问,旧的精神秩序肯定发生了深刻的危机。荷尔德林的夜,比诺瓦利斯的复活的夜更加悲观。在荷尔德林看来,众神逃离了大地,如今进入了黑夜的时代,世界落入了没有根基的深渊。那么海涅的夜又是怎样的?海涅《夜思》中有一句很感人,“德意志是永远的存在”。诗人对祖国,对母亲表达出的赤子之情直抒胸臆:

夜里想起德意志,我就不能安眠,

我的热泪滚滚,我再也不能闭眼。

一年年来了又去!自从我离开了母亲,

已经过了十二年,渴望和想望与日俱深。

德意志是永远的存在,这是个内核坚实的地方,

它的檞树,菩提树,将不断勾起我的怀想。

对夜的抒情,也少不了音乐家的抒怀,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谱写音符永流传。漫长的中世纪,夜是泥金手抄本中一抹忽明忽暗的光线,是窗前伴着曼陀林亮出清亮歌声的骑士歌手。当然,夜还是撒旦和巫婆。童话充满邪恶,有使童真孩子念念难忘的恐怖内容、吓人的幽灵、令人不安的“哥特式”情景,以及巫婆在窗外窥看;文艺复兴时期,夜是黎明前奢华的舞会。舞曲起承转合,面具之下双眸含情,心有所属;夜在巴洛克时期,是教堂里虔诚的祷告声,是康塔塔;古典主义时期,夜象征邪恶。听夜后的咆哮,对莫扎特钦佩之情,永不消逝。

我们重点来听听浪漫主义时期,夜的声音。浪漫主义是不是属于逃避现实的一种?浪漫主义时期,也就是为什么十九世纪上半叶,涌现出那么一大批为时代代言的悲观主义人物?英国的拜伦、法国的缪塞、德国的海涅、意大利的莱奥帕尔迪、俄国的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有作曲家——舒伯特(死神和少女)、舒曼、肖邦,甚至包括后来的贝多芬,尽管实为悲观主义者的他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是个乐观主义者;最重要的是,那个时代诞生了一名影响深远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1818年,那部宣扬人生痛苦的伟大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完稿。当时正值“神圣同盟”时代,滑铁卢战役结束,法国大革命失败,“革命之子”拿破仑留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块礁石上,在那里苦度余生。对生命的绝望,则源于圣赫勒拿岛那令人倍感凄苦的遥远距离——一直到最后失败,邪恶的死神成了所有战争的唯一胜者。“感谢上帝,世界穷途末路之时,我已不再年轻。”歌德说。

1

舒伯特的《小夜曲》

 
David Garrett演奏

 

门德尔松

《仲夏夜之梦》

 

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

 

肖邦《夜曲》Op.9

 
沈文裕演奏 Op.9 No.1

 

夜在浪漫主义时期,是舒伯特的《小夜曲》,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是肖邦的夜曲。神秘的夜晚,藏着不期而至和惊心动魄。心中思恋的时候,仿佛听到了夜舟滑过天河的声音,于是想歌唱,想听小夜曲、夜曲。梭罗曾说过,“有一种雕鸮朝我唱小夜曲。从近处听时,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自然界里最忧郁的声音,好像它是用这样的声音把人类临死前的呻吟制成铅板,永远保留在它的歌曲之中,他们像某种微弱的残迹,所有的希望都弃之脑后。”然而,我们总是把夜之歌想象成美丽大于哀愁,不忍赋予忧郁。

1

爱的夜晚,渐渐沉了下来

你受尽了白昼的欺骗,白昼欺骗了你

瓦格纳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哦,永恒的夜,甜蜜的夜晚!

为什么会有莫名的无终旋律,没有句读,绵延无休,聂鲁达说:“这个问题可以去问黑夜。”你就像黑夜,拥有寂静与群星。黑夜来临,伊索尔德紧抱着特里斯坦,与这个中世纪亚瑟王身边伟大的骑士,一起坠入无边的黑夜中。唤醒深藏心中的激情,在那圣洁坚贞的黑夜,永恒,不息,那是爱的极乐,在我们的胸心焚烧”。所有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都与自身无关了,惟有最后的爱恋。19世纪早期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乌托邦的思潮,20世纪它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生活,瓦格纳的生活和事业就是这乌托邦思潮的艺术顶点。瓦格纳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但他的艺术观点又很容易理解——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瓦格纳把社会的民愤、对资产阶级生活的敌视与美学结合到了一起,比20世纪的其他艺术大师有过之而无不及。比瓦格纳年轻5岁的马克思,他的思想主要继承的是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形而上自然主义,只是加以若干奇特的改变。瓦格纳的思想和美学主要继承的是浪漫主义,强调超凡的艺术家、中世纪精神、非理性。然而,瓦格纳对中产阶级和市侩大力抨击,丝毫不亚于马克思。不过,他认为革新转变社会的力量蕴藏在他创作的艺术和音乐之中。

马勒第七交响曲

 
亚历山大·布洛赫/里尔国家交响乐团

 

马勒《第七交响曲》,不太容易理解,按照另外一种看法,可以称之为“夜曲”。当然,他的这首交响曲,绝对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夜之浪漫曲,他的黑夜是世界的另一面,就像月亮背面的阴影。复杂,破碎,脆弱,马七的演绎、分析与影响都潜力非凡。但我们仍然可以聆听到曼陀林和吉他那令人沉醉的声音。跟着音乐,我们心灵变得无限自由,超脱了感官,思忖着那不变的宇宙秩序。

乔治·克拉姆

《四个月亮之夜》

夜在现代主义时期,是叛逆与反传统?美国先锋派作曲家乔治·克拉姆创作有“夜”的系列:《四首夜曲—夜乐II》、《为一个夏夜而作的音乐—大宇宙III》、《梦的序列》、《四个月亮之夜》以及《黑夜与咒语》等作品。现代的声音是怎样的?回音是声音的灵魂,在一片空荡中激励自己。

夜的浪漫,除了窗前回旋曼衍的音乐,还有自由的阅读、无穷的想象和不着边际的梦。夜罩着一层面纱,那颤抖的面纱,今天依然还是敞开着,而我们看到什么?诗人说,“坐在此处,穿越精神世界的领地;我在书中有这样的特权。一杯美酒就令我陶醉;我在畅饮深奥学说的甘醇时,享受到了这种极乐。”能够自由享受广阔地平线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同样,能够愉悦享受漆黑,感受大自然之美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想象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我们惯于想象,在某个偏远的地方,在天穹的角落里,在仙后座后,远离嘈杂和纷扰,有一些罕见和美丽的地方。因为人们共同仰望明月长天是在仰望一种诗意生存,这意味着从此时到永远。

夜与梦似乎是孪生姊妹。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春风拂醒的睡梦,衣袖上留着花的香气,枕上留着春夜的梦痕。某一天,我终于知道梦是什么了。佛洛依德与荣格他们研究的理论虽说过时,现代已经有更好的生物学技术,但他们的理论仍然是基础,现代心理学研究绕不开他们。经过对自己的一系列梦的回忆与记录,我突然恍悟,梦极致地放大了现实中的恐惧与美好。梦中体会的不是紧张、恐惧、迷茫,就是暧昧、愉悦和渴望,几乎没有中间徘徊地带。比如生病,梦中是悲哀到极点的绝望;比如快乐,梦中有现实达不到的快乐。把梦记下,或许可以了解自己潜意识中最深的忧虑和期望。

山水穷尽处,岁月已不复,心里总充盈着来自月夜的遗美,月笼轻纱夜,鱼潜水波间,长河半落天苍苍,开门汲井夜欲央。这些都如同记忆里涉行于山涧溪流里,白露沾裙袂,河水清且浅,皆有难言的爽快。拥抱生活,享受漆黑,感受星辰自由的呼吸。因为,大自然才臻至完美,而善与恶都是适用于人的,不适合宇宙,人类的悲剧从永恒的角度看微不足道。

哦,黄昏般的虔诚的美,寂静的美啊

接受这温柔的致命的夜之吻吧。

出处:搜狐 / 古典音乐.
------------------------------------------         短评留言         ------------------------------------------


栏目:音影
2019-10-27[顶] (
微文周刊 2019年第44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