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8年第27期

>>

历史 栏目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否是一个被史书所抹黑的皇帝?

按照中国正统史家的观点,明史里面对于武宗的记载并没有所谓的抹黑成分,参照起后明史对于魏忠贤的记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贴近真实,但是你如果换一个视角去重新审视这一切,正德皇帝在你心中形象也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此坑想到哪里填到哪里。

事实上这位在明史上劣迹斑斑的帝王,却是中国历代统治者里少有的一位带有人文色彩的君主。

我想明武宗这种人文色彩的最早来源应该是从他儿时普通家庭般的皇家生活开始的。 武宗的父亲明孝宗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严格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了。

他和原配张皇后感情甚笃,两人在皇宫间日升而做日落而息,过着和普通老百姓一般的生活。

作为明朝童年经历最为坎坷的一位皇帝,老爹恋母娶了从小养自己的侍女,亲娘被逼自杀,自己从小吃百家饭长大还营养不良…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孝宗身上是比比皆是。而恰恰也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近于质朴的性格和平常人的心性。

而武宗做为他唯一幸存的男孩且又是长子,自幼便被家人恩宠有加。所幸小时候的武宗也并没有让他父母失望。

明史记载武宗:“性聰穎,好騎射。” 小时候的朱厚照读书过目不忘,而且对骑射之术颇为用心。颇有些成祖宣宗的风貌。

从孝宗对武宗的培养来看,他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还是寄予厚望的。作为明朝有名的一代中兴之主,其实孝宗能成功的很大一个原因便是他愿意和文人集团合作,这一方面源于他淳厚宽仁的秉性,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他自己能力不够的体现。

彼时的明朝国家机器,皇帝和文人集团已经紧密的绑在一起,而且文人集团在朝堂的主导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过皇帝本人。只可惜天生早慧博识又个性独立的他自然不希望做那帮文人集团的傀儡。

而这注定了武宗在历史上的地位必然不会是一个正面的形象。

正如明史最后所言:

“奋然欲以武功自雄。”

“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

“假使承孝宗之遗泽,制节谨度,有中主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訾议哉!”

这几句大体意思总结一下就是:

“武宗啊别总想靠打仗去制造一些新闻。”

“你以为你多有能耐啊,还不是多亏我们的文人资持大明才没被玩坏”

“如果你能和你爹一样安安稳稳地与我们合作,肯定不会就这样被我们批斗。”

“奋然欲以武功自雄”是文人集团对武宗所谓军事成就最直接的鞭笞。在明朝那帮文人眼里好皇帝就该像他爹那样乖乖合作。

尤其是不要去打仗,那是老粗干的做了掉身份。万一整不好像你太爷爷那样被人抓了,整一个大新闻就更不好了。

而这恰恰是武宗最不愿意的,翻阅明史我们可以发现,相比于明朝之后的诸位工艺美术大师皇帝,职业道士皇帝,以及专业账房先生皇帝,武宗所受的帝王教育在有明一代除了他太太爷宣宗之外恐怕是最为全面和系统的。

说他文武兼备一点不为过。而他之所以一心想着要跟北方干仗,起因应该从他儿时就种下了。

明史记载:

十八年五月,孝宗崩。壬寅,即皇帝位。戊申,小王子犯宣府,總兵官張俊敗績。冬十月丙辰,小王子犯甘肅。

史书中提及的小王子就是后来武宗一心出关要跟他一决雌雄的那位。确切来说他此时应该叫老王子,本名巴蒙图克的达延汗,在蒙古这位16岁继承汗位后来统一整个漠南的大汗被称为中兴之主。

小王子则是明朝对他的爱称,因为在明朝人心目中这位从武宗爷爷一直闹到武宗的精壮蒙古汉子似乎从未老去过。

小王子这个举动无异于明目张胆的欺负武宗孤儿寡母的处境,彼时他虽然方才13岁但是内心对于这件事情的记忆怕是很难消除的。

而之所以武宗之后多次想杀出塞外与鞑靼部一较高下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他潜意识里面对这起童年事件的回应。

从武宗后来应州大捷前后的调度和战术,以及他亲自参战的诸多细节来看,武宗为这场迟来的对决是早有所准备的。

不像明朝其他帝王相对柔弱的性格,正德皇帝倒是很有成祖和宣宗的风范,而且事实也证明他也具有同样不输给两人的谋略。

史书上关于应州大战的真实内容已经被后世涂改的很难辨别真伪,介于明朝史官对于武宗本人的态度,这场大战无论如何都是必须弱化的。但是从其后鞑靼再无像样的进攻来看,此战应当不是一次简单的反围剿来得那么轻松。

但是这恰恰是文人集团最厌恶的,不管是成祖的北伐还是后来英宗的土木堡之变,军事行动上的输赢带给文人集团都只能是损失。

再加上此时这些被朱熹和儒家忽悠的只知道六经勤向窗前读的职业书生们本身没有半点军事能力可言,所以极力避免打仗是所有文官集团心照不宣的共识。由此武宗也自然成了众矢之地。

但是同样是这么玩的理查一世却成了欧洲骑士精神的典范,这位热情忘我的投入到十字军一路向东打砸抢烧活动的英格兰君王,本身和武宗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同样的不羁,同样的热爱自身参与到战争中去,甚至同样没有后续继承人。但是很可惜的是武宗身后是一个极度僵化而庞大的帝国。

在以一群职业儒家卫道士组成的大臣团面前,君王任何所谓个性的展示所带来都只能是嗤之以鼻的回敬。

武宗在自幼疼爱自己的祖母王皇太后死后亲自为她安排了葬礼的一切细节,出殡时因天降大雨他随即免去了随行大臣的跪礼。在整个应州大战时他与将士们同吃同睡。虽然武宗整日在豹房,但是奏章并没有多少荒废。他对于提意见的诸多大臣虽然没有听过多少但是从没有因此惩罚过他们。

从史书间的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体察到武宗内心深处一些真实的想法。他渴望打破常规去改变这一切,但是又最终被这个体制所打败。

只是不同于其后的皇帝选择沉默,武宗骨子里对于自己个性的执着让他用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与这个体制对抗到了自己生命最后一刻。

抹黑或事实都取决于视角,他可以是一个顽劣无比的弱智皇帝,也可以是一个一心战胜自己心里阴影的人文君王。而这也恰恰是他真实的魅力所在。

作者:待解放的二大爷 来源:知乎

出处:搜狐 / 明朝那些事儿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18-07-04 (
微文周刊 2018年第27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