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9年第31期

>>

历史 栏目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为何很多人认为这一决策是个败笔?

1853年2月9日,太平军自武汉三镇水陆并进,水军船只万艘,帆幔弊江,衔接尾数十里,顺江而下;陆军数十万人,旌旗蔽日,沿长江两岸长驱东进,目标是清帝国在南方的心脏——江宁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2月18日,太平军攻破重镇九江。

2月23日,巢湖之战爆发,太平军用计谋击败清军“伪为差弁,约期速进,(两江总督)陆建瀛信为实,急饬所部,溯流上,陆建瀛与翼长安徽寿春镇总兵恩长遂越道士洑,恩长战殁,尸顺流下,全军大骇,反棹急奔。”

2月24日,太平军攻破安庆。

3月8日,太平军兵临城下,三支太平军水师舰队,率先抵达江宁府(今南京)西侧三座水关城门。

3月19日,外城西三城门,南雨花台城门都遭攻破。

而此时两江总督陆建瀛在仪凤门督战,但夜间回宿总督府。太平军半夜以穴地攻城(以“土营”,也就是工兵在城墙下挖沟,再埋炸药爆破)之法攻破仪凤门,陆建瀛即乘“四人绿呢小舆(轿子)”企图逃入江宁满城(即江宁驻防八旗所驻守的内城,原明朝迁都之前之皇城),遭江宁将军祥厚拒绝入城。陆建瀛不得已返回仪凤门督战,半路遭遇太平军一支数百人的突击队。“轿夫四散”,一个官员企图背着陆建瀛逃走,但未能成功,陆被太平军杀死于两江总督府内小校场。

第二天内城城破,江宁将军祥厚被杀。

这样,当时在清帝国中地位排行第二的城市,整个南中国的中心——江宁府被太平军攻破了,这是清王朝问鼎中原以来从未有过之事,这是太平天国的巨大胜利,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给予了清王朝沉重打击。

3月29日,天王洪秀全进入南京城,按照传统布告安民,太平天国定都江宁府,改名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月31日,太平军乘胜攻破镇江;4月1日,太平军占领扬州。

这个时候,我们几乎可以说,太平军已经几乎和清王朝平分天下!

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做法,后世不少人都有非常大的非议,1986年版的《中国近代史》便评论道:过早地在南京建都立业,也给太平天国带来了被动局面,这是保守思想的反映。

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引用一下英国人Brine Lindesay在1862年《中国太平叛党志》的话,他对于建都南京是这样评论的。

“南京的占领在太平军的战术上引起了一个全面的变化,清军借助这个不进不退的变化而赢得了大好时机,他们不再无望地尾随一支前进的和劫掠的大军之后,如今已经能够在一个或两个据点上集结他们的军队,因此,太平军也随即发现他们自己在南京和镇江被一支军队所水路围攻,而他们要在战场上击败这支军队希望也不大。”

同样,英国人F. A. Lindley在1866年英文版《太平天国》第一卷中指出:“南京的占领完全改变了天王的战术,他不再继续进行由前进的恐怖来制衡满洲的、迅速和凯旋的进军,却把他的党徒集合在南京及郊区周围,在同一时期从事组织有朝廷和法院的正规政府。”

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其机动性和对清王朝的破坏性大大降低了,这使得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清王朝有了踹息的时间,能够集结其所能掌握的人力,物力反扑。

换句话说:这些人分析,太平天国不应该过早贪图安稳,而应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路全力北伐,打到北京去,彻底击垮清政府后再定乾坤。

其实一开始东王杨秀清就是这么想的,据说杨秀清本来想打河南,定都开封或者洛阳,然后继续北上,《李秀成自述》说:“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南京乃帝王之家。此水手是驾东王座舟之人,被该水手说白,故而改丛,后即未往。”

当然,这个故事太有戏剧性了,可不可信难说,不过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太平天国高层一开始真有全力北伐的意思,不过由于某些原因(姑且理解为保守思想占据主流),后来没有实行。

那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有没有继续北进呢?当然有!这就是著名的太平军北伐,2万太平军精锐孤军北伐,他们虽然打到了天津,却也功败垂成。很多人于是认为,如果全力北伐,那一定能成功!

其实这还真不一定,有分析就指出,太平天国北伐军虽然人少,但都是最精锐,战力最强的部队,以广西老兵为主;如果全力北伐,不一定有多大帮助,而且全力北伐的话,太平天国的后勤保障很难安稳,一路“急趋燕都”的战术显然不可行,那稳扎稳打呢?显然,这更是困难多了,北方可远没有南方富庶,而且北方清朝的统治能力要强很多。

没有稳固根据地的流寇战术是很危险的,前期可以,现在太平军规模越来越大了,再东逃西窜显然不现实,人心会散的。

定都天京本身不能说是错,它也有合理性,这增强了太平天国的凝聚力,提高了太平天国对统治区域的资源掌握,调配能力,并对太平天国控制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有积极作用;当然也有消极的一面,就是给了清朝踹息的机会,使得太平天国在战略安排上丧失灵活性…

关键在于,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高层的思想保守,日趋安逸,沉溺于温柔乡无法自拔,这带来的消极影响,显然更大。

作者:云帆

出处:搜狐 / 史事拾遺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19-07-28 (
微文周刊 2019年第31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