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0年第10期

>>

历史 栏目

缅北雇佣军前世今生:16世纪即出现 中国兵最聪明

在著名的金三角和缅北地区,仍然秘密地生活和战斗着许多的雇佣军人,他们分别为缅甸各种地方势力、民族武装,甚至各种大小毒枭服务,生存及发展状况鲜为人知。

缅北的雇佣军传统

雇佣军在东南亚的历史相当悠久,16世纪已有不少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雇佣军的面目出现,混迹于东南亚各国。他们表面上效忠国王,暗中却从事着海盗和掳掠奴隶的罪恶活动。

1953年春天,缅甸政府不惜重金雇来原英属印度国际军团(多为锡金与尼泊尔裔),向国民党残军发起了一场名为“旱季风暴”的攻势,双方投入10万兵力进行搏杀,成为迄今为止金三角最大的战事。最后国际军团全军覆没,总指挥丹尼尔开枪自杀。而国民党残部为了生存,后来也从昔日的抗日军队沦落为金三角地区一支组织较为严密的武装贩毒集团或临时雇佣军。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部分国民党残军逃入缅北和金三角地区活动,也不断吸引了一些反对新中国政权的人出境参军。而后来国内的“大跃进”和“文革”等政治运动又使得大批人迁居缅甸,许多人参加了各种武装。现在,在距缅北“果敢国门”不远的一座小山上,仍然保留着一座鲜为人知的“烈士陵园”,是当年“缅甸共产党果敢县委员会”为“缅共人民军”死亡民兵所建,其中不少死者是来自中国的知青。

1970年代后,随着金三角和缅北地区毒品种植、加工和贩运量的扩大,各种大小武装也纷纷成立。此外,尽管缅共于1989年垮台,但其主要武装力量分裂成为缅北的四支地方武装,经与缅甸政府谈判后形成各种“特区”,一直割据至今。

兵变之中人财两空

中缅边境年纪稍长的居民,都能讲上一两个晚上的雇佣军故事,而近年来极具悲剧性和戏剧感的一幕就发生在参加“李尼门”推翻“孟撒拉”战斗的雇佣兵身上。

原为缅共北方分局所在地的勐古具有明显的地方自治的性质,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数十年来,缅甸中央政府几乎不能插手它的任何事务。2000年5月前后,中缅边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信息:去勐古参加李尼门的军队与孟撒拉打仗,每天“工资”300元至500元人民币……

事件的策划者是原勐古“保卫军”副司令“洪老四”。此人做毒品生意发财之后,想联合另一个副司令李尼门推翻保卫军司令孟撒拉,于是公开出钱招兵买马,中国许多边民和到云南打工的外省年轻人跑到勐古加入洪老四的雇佣军。

2000年9月,连年战争不断的勐古地区再度响起枪声,李尼门的数百名雇佣军顺利地抓住了孟撒拉。随后,孟撒拉的支持者们将其救了出来。孟撒拉同样到处募兵,双方不断在勐古地区的山上和缅中的界河边发生激烈战斗。勐古的不少居民被流弹击中,幸存者纷纷扶老携幼逃往勐古河对岸的中国芒海镇避难,芒海镇的难民一度多达近3000多人。

正当李、孟双方打得筋疲力尽、两败俱伤时,一直隔岸观火的缅甸政府国防军认为收复勐古的良机到了,于是抽调两支王牌部队火速包围了勐古地区,紧接着软禁了孟撒拉。2000年11月24日,国防军设下谈判计谋,在勐古城附近的“黑勐龙镇”一口气将包括李尼门在内的100多人消灭,当时一些雇佣兵眼看情形不对,纷纷跪地举枪投降。但国防军并不手软。

国防军随后封锁了通往中国边境一线,使雇佣军无法逃往中国境内。临时拼凑、缺乏实战训练的雇佣兵很快丢盔弃甲,据勐古对面用望远镜或肉眼观看了战斗的中国边民说,“只见三三两两的士兵被缅甸政府军追杀,如同在打猎一般,这里倒下一个,那里倒下两个。”许多士兵拼命想通过界河跑到中国这一边躲避,但都被政府军的机关枪打死在离界河不远的地方。

当年11月底,勐古近60年来独立于缅甸政府的情形被终结。据勐古的一些居民介绍,国防军后来出钱请人掩埋尸体,有几名芒海镇的中国农民接了这个活,辛苦了两三天才干完,其中有一个坑居然埋了98人。

有消息说,被政府军打败的兵变军领袖洪老四、姜三等人一直隐居在邻国。

雇佣军的“生态圈”

在缅北街头、路途,间或可见身着草绿色军装肩挎步枪的各种军人走来走去,当地人已习以为常,因为几乎所有的民族武装控制地区都有这样的规定:儿童必须学习军事知识,男子从十三四岁起就必须当兵,而且终身不能退伍;每户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须3名参军,有3名或4名子女必须两名参军,有两名子女必须一名参军;如果没有男子就招女兵。

如今,在缅北各民族武装控制区,仍然不断有中国人进入,除了去当兵,也有经商的、做农民的,现在缅北已经形成一个特殊的华人社区。这里所用的电是由中国供给的,这里所有的电话、手机都是中国的号码,统一区号是云南省邻近地区的。所有的商店、农贸市场上出售的几乎都是中国货。

当然,中国人去缅北当兵并非都因为贫穷和好奇,也有一些“意外的故事”。曾经有一些中国的小伙,偶然发现缅北武装中有美丽的女兵(据说她们是从田间地头被抓来从事话务、情报、医疗和厨房等工作的),姑娘让他们心动不已,于是他们就假装进入缅北参军,熟悉之后钓上自己喜欢的女兵逃到中国家乡,过起平静的生活,而缅北武装不敢到中国境内公开找人,最后只能作罢。于是在缅北的许多武装中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中国过来的兵特别是汉族兵非常聪明,但是他们一遇到打仗就会往中国跑,所以不如缅甸本地人忠心。(来源:南风窗,作者:尹鸿伟)

出处:搜狐 / 非常历史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20-03-01 (
微文周刊 2020年第10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