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1年第13期

>>

历史 栏目

民国将领之间究竟怎么称呼对方,真如电视剧那样总是称兄道弟吗

近期,随着电视剧版《大决战》的热映,引发了无数军史迷和影视迷们的关注。然而,这部号称巨制的作品,却在人物塑造、道具、服饰等方面引发了诸多争议,实在是难以与当年堪称经典的电影版《大决战》三部曲相媲美。同时,在一些情景设定及台词表达上,剧中也有很多地方与史实严重不符。比如,片中的杜聿明在见到陈诚时,竟然称陈为“辞修兄”,这就十分荒唐了。

那么,民国将领之间究竟应该怎么称呼对方?是不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称兄道弟呢?

上图_ 国民革命军

民国将领的断代划分

民国时期,和之前的历朝历代一样,同辈之间相互交往时,可在称呼对方时在其字后面加一“兄”字以示尊敬,而不必考虑双方年龄大小。从当年一些将领的书信、回忆录及日记等来看,这种称呼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例如,白崇禧称李宗仁为“德邻兄”,张治中称傅作义为“宜生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仅限于称呼与自己同辈的将领。

在对“论资排辈”极为讲究的旧军队中,如果你向辈分比自己高、资格比自己老的人叫“某某兄”,那就是以下犯上、目无尊长的大不敬行为。至于其后果,轻者会被军界“边缘化”,重者甚至可能惹恼对方而给自己招来麻烦!

上图_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前身名:京都兵学校)创建于1868年,位于京都

那么,民国时代将领们的辈分又是如何划定的呢?

一般情况而言,如果排除杂乱无章、谁胳膊粗谁说了算的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前,民国将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即清末民初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简称陆士)或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人,如蒋方震(字百里)、程潜、阎锡山、陈仪等。这一代人在辛亥时起,就已是各省新军的中坚力量,资历极深,但主要活跃于北洋时期,北伐以后仍位高权重者为数不多,不过依然受人尊重。

第二代,即出身保定军校,也就是大家习惯上称之为“保定生”的人,如张治中、陈诚、顾祝同、白崇禧、傅作义、薛岳、唐生智、余汉谋、杨爱源、秦德纯等。这一代人在民国各个时期的军界中都极为活跃,在各派武装中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直到1949年前一直是旧中国军事舞台上的主角。

第三代,即大名鼎鼎的黄埔生,如胡宗南、黄维、杜聿明、王耀武、胡琏、郑洞国等。这些将领一般自北伐起开始崭露头角,并在抗战爆发前逐渐充任要职。但这一代将领基本上只存在于中央军集团中,而在各地方武装等所谓“杂牌军”中则始终未能扎根。

上图_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在保定军校前后八任校长中,有五人出身陆士,校长之下的教育长、教官等也多以陆士毕业生担任。而黄埔军校的各级机关领导和教官,更是大多出身保定军校。所以,陆士、保定、黄埔这三代将领之间的辈分是能够较为明显地区分开的。在讲究“门生故吏”的旧社会,不管是不是曾直接受教或受管于某位将领,但凡是辈分比其低、资历比其浅者,无论现任职务如何,见其面时都要以晚辈自居,尊称其为“某公”或“某老”。

当然,上述断代只是根据一般情况而言。毕竟当年的军校肯定不只三家,不好一一划定辈分。但即便如此,民国将领之间也有着严格的前后辈之别,这在当时可是马虎不得的。

上图_ 1940年率部参加昆仑关战役的第五军军长杜聿明

民国将领之间该怎么称呼

明白了民国将领的断代划分,我们再来看文章开头提到的杜聿明称陈诚为“辞修兄”的问题。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而陈诚既当过黄埔教官,又是保定出身,不仅是杜的前辈,更是名副其实的老师。更何况,无论是资历还是声望,陈都远远高过杜。所以杜在陈面前,必须要执弟子礼才行。故而,陈称呼杜为“光亭兄”以示对杜的尊重是没问题的,但杜只能称陈为“辞公”或“老师”,如果称“辞修兄”,那就是没大没小。

同样的情况,还能够从1948年李济深与白崇禧的通信中来予以证实。在致白的信中,李济深称白为“健生兄”;而白崇禧在回信时,则称李为“任公”。如果白崇禧称李济深为“任潮兄”,那就犯了和电视剧《大决战》里杜聿明称呼陈诚为“辞修兄”一样的错误,是典型的目无尊长、荒谬至极。

上图_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回族

当然,上面的例子,是因为双方之间有明显的上下级(前后辈)或师生关系,因而相互称兄道弟是不合适的。但并不是说,什么时候都不能称兄道弟。

如果双方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前后辈)或师生关系,也就是理论上是一辈的人,虽有一定隶属关系但职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年长者对年幼者、资历深者对资历浅者称“某兄”,则没有任何问题。

例如,李宗仁曾在“西安事变”前致信张学良,其信开头为“汉卿吾兄勋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样,张治中曾对卫立煌说:“还没有上任,便急着了解敌我情况,这大概便是俊如兄被誉为‘常胜将军’之因了……”虽然无论是年龄还是资历,李宗仁高于张学良、张治中高于卫立煌是不争的事实,但高者称对方为兄,一是表示谦虚,二是表示尊重对方,这确实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上图_ 李宗仁(1891年-1969年)

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如果作为晚辈的后来居上,比如一个黄埔生,在职级上明显高于一个保定生,这个怎么办?这种情况不是没有,比如胡宗南与裴昌会、王耀武与施中诚,都是这样。如果是这样,虽然双方之间有明显的辈分差别,但考虑到职级及隶属关系,双方见面时一般会相互称对方为“兄”。

上图_ 黄埔军校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年长者或辈分高者出于谦虚及尊重对方,称年幼者或辈分低者为“兄”,但如果不需要谦虚或尊重,直接称对方为“弟”行不行?这个当然是可以的,但在民国,称对方为“弟”,远不如称之为“兄”来得普遍。

一般而言(注意,是一般),如果称呼对方为弟,则双方必须是非常明显的上下级、前后辈关系,且必须同属一个派系、有一定的传承关系才行。淮海战役时,黄维曾对胡琏说:“伯玉老弟,此去南京就不要回来……”黄维作为黄埔一期的老大哥,称黄埔四期的胡琏为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再就是双方之间如果是换过贴的八拜之交,不管其职级、资历、隶属关系如何,那肯定是要按年齿大小而称呼。徐州会战时,张自忠曾给樊崧甫捎去几瓶酒,并带话说:“哲山弟好饮……”看一下当时二人的出身、职级、派系,再看这一句“哲山弟”的称呼,想都不用想,二人定是结拜兄弟无疑。

上图_ 国军将领合影

由此可见,民国将领之间的称呼大有学问,绝不是一个“称兄道弟”那么简单。如果编导人员不愿去尽可能多地了解史实,那么又怎么能拍出令人信服、叫好的战史类影视作品?如果对这种极为重要的细节视而不见、想当然地进行创作,不仅会显得十分唐突,更会给观众造成极大的误解,其害不浅也!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樊崧甫 《龙头将军沉浮录》

【1】郭东风 《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1】方知今 《中国远征军》

【1】《李宗仁回忆录》(上、下) 广西人民出版社

【1】《张治中回忆录》(上、下) 文史资料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处:搜狐/历史大学堂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21-08-01[荐] (
微文周刊 2021年第13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