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3年第8期

>>

历史 栏目

哪个中原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朝的陵墓还要难寻

帝王陵寝,举天下财资建成。这样的陵墓地位显赫、规模气派,位置所在多为天下人知。比如“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

但也有些朝代君王的“万年吉地”却属“另类”。不封不树,秘不示人。如元代,诸可汗葬于起辇谷,谷在何处?或曰不儿合勒敦山,具体地点,不得而知。

这种葬法来自游牧民族求死后速朽、归于自然的思想。元朝为少数民族创建,风俗迥异于汉地,陵墓无处可寻也不足为奇。但是有一中原王朝的帝陵,也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长期以来罕有知其处者,这就是两晋帝陵。

图1 秦始皇陵

东西两晋,有名可考帝陵十五座,西晋4座,东晋11座。西晋建都洛阳,享国52年,为匈奴所灭。史载,西晋帝陵在“邙之东北”。但“北邙无数荒丘”,尽是“洛阳人旧墓”,究竟哪里才是司马家族的归葬之所?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偏安江左,建都建康。史载,其帝陵有东、西、北三个陵区。西陵在鸡笼山之阳,葬元、明、成、哀四帝;东陵在钟山之阳龙尾坡,葬康、简文、孝武、安、恭五帝;北陵在幕府山之阳,葬穆帝。但这些也都只有一个大概方位,详细位置长久失考。

古城之外,残阳之下,荒烟衰草凝绿。九五之尊的司马氏诸帝王,他们的永恒居所,为何不见踪影?

图2 明定陵,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

原因一:延续曹魏时期简葬薄葬的政策

陵墓容易被人发现,在于具有规格宏大的地面建筑群。如明十三陵,陵区有神道、碑亭、明楼、享殿。晋代帝陵踪迹难寻,其中原因就是晋代延续汉末曹魏薄葬政策,陵墓体量不大,地面建筑相对简单。

汉光和末年,曹操因镇压起义有功,拜济南相。时青州地区淫祀厚葬之风大盛,曹操对此严加整饬。后来曹操做了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在全国之内推行简葬简祭。建安十年(205年)下令不得厚葬,不得在坟前立碑。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又下令,自己死后“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操墓还是保留了不少的东汉旧制,规模依然很大,毕竟曹操是名义上的汉丞相,一定程度上还是要遵循汉礼的。

图3 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

待到曹丕废了汉献帝,建立魏国,在礼制革新上就无所顾忌了。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下诏改革礼制。作出如下要求:

首先确立基本精神,既要复归古礼。

“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而树封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上古尧舜之时,都是随随便便一埋。“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死人不痛不痒,埋得那么高级有何用处?“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就够了。

其次出台新规。

曹丕制定细致的规定,对各种祭祀设施进行了简化。“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寑殿,造园邑,通神道”。

图4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最后制定长效措施。

曹丕给违反其终制的人扣上“不忠不孝”的罪名。将诏书藏于宗庙、并制作副本存于尚书、秘书、三府,确保其制度能够长久实行。

曹丕刀口向内,敢于自我革命,改革从自家开始。黄初三年,曹丕对他老子的墓做了次大改造。“高陵上殿屋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故而曹操墓陵区内发现的建筑遗迹极少,仅仅只有一些较大的板瓦残片。

曹魏政权的这一系列政策,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作出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混战,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朝廷就必须大力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崇尚节俭之风。

司马氏家族原为魏臣,深受魏制影响,也沿袭了简葬薄葬政策。咸宁四年(278年),晋武帝诏曰“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其犯者虽会赦令,皆当毁坏”。

故而在薄葬制度的推行下,高大的石碑不见了,宏伟的殿宇消失了,天长地久,岁月侵蚀,陵墓就隐没在了芳草萋萋之中。

图5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

原因二:少谒陵、少墓祭,无需大规模祭祀建筑

陵墓地表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供后世祭扫拜谒之用。晋代帝王无谒陵祭拜之习,也使得晋陵陵区相对简陋。其中缘由和司马家族的掌权过程密切相关。

司马氏夺权的关键节点是所谓的高平陵之变。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临死前,他将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登基之后,曹爽排挤司马懿,夺取了他的实权。他和兄弟曹羲、曹训,党羽何宴完全掌控了朝政。司马懿挂着一个太傅的虚职,完全被架空。

图6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对此,司马懿采取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策略,装病在家,暗中联络部下,静待时机。终于机会来了,正始十年(249年)正月,曹芳前去祭扫魏明帝曹叡之墓。曹爽兄弟及其心腹爪牙倾巢而出,一同谒陵。趁着洛阳城中空虚,司马氏父子立马出动,迅速控制了洛阳,并以郭太后的名义,说曹爽变乱制度、专横跋扈,应立即去职退位。

曹爽“驽马恋栈”,贪图洛阳城内的豪宅广厦、娇妻美妾,不愿意挟天子奔邺城,同司马懿对抗。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哄骗曹爽说只要交出官位兵权,就可以保他下半辈子荣华富贵。曹爽很天真地相信了,解除武装,回到洛阳,向司马懿举手投降。

曹爽投降后,司马懿将其囚禁在家中,日夜监视。不久,又捏造了一个罪名,诛其三族,满门抄斩。自此以后,司马氏家族便掌控了曹魏的政局。

由于司马懿是靠别人扫墓时候,搞了次黑虎掏心,夺取了政权。所以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总害怕什么时候别人也在他子孙扫墓时候发动政变。司马懿死前立下遗嘱“弟子群官,皆不得谒陵”。

图7 西晋版图

原因三:动乱之世,盗毁严重

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半个世纪不到的时间里战火频频,先有八王之乱,后又有永嘉之变。匈奴人攻破洛阳,诛杀晋帝,中原进入了更为混乱动荡的十六国时代。晋室衣冠南渡。偏安江左,北方的祖坟无法顾及。各种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明挖暗掘,将晋帝陵毁坏殆尽。

对西晋帝陵最大规模的“官盗”,要属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正月,前赵刘曜为了断绝西晋的龙脉,对北邙山的晋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开掘,西晋帝陵遭受了一次灭顶之灾。

图8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

东晋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420年东晋被刘裕所灭,刘裕大规模屠戮东晋皇室。此后南方先后更迭了宋、齐、梁、陈四个短暂的王朝。其间不乏侯景之乱这样的大规模战争,晋帝陵的安全无法保障。在毁坏和盗掘之下,原本规模就不大的晋代帝陵,就更难以找寻了。即使找到了疑似的墓葬,也因为陪葬品的盗毁,无法真正的确认。

1981年4月考古学家在幕府山南麓南京汽轮机厂基建工地发现一座宏大的陵墓。按照《建康实录》的记载,晋穆帝葬在“幕府山之阳”,陵号“永平”,考古学家推断,该陵就是晋穆帝司马聃之墓。但由于该墓早已被盗掘一空,没有找到一件可以证实墓主身份的文物,专家学者也无法下准确的定断。

作者:大狮子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三国西晋陵寝制度新论》 付龙腾 《中原文物》 2020年第2期

2《洛阳东汉魏晋帝陵制度变迁的考古学研究》 赵偌楠 吉林大学 2022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处:历史大学堂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23-11-19 (
微文周刊 2023年第8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