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7年第2期

>>

历史 栏目

曾经的匈奴 秦汉帝国的劲敌

 

匈奴,一个曾经称雄中亚和蒙古大草原、国土面积巨大、实力强悍的民族,其由强盛而衰亡的历史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在深思之后,冷静地分析研究匈奴的历史,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及指导。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它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一世纪,灭亡于五代十国时期。对于匈奴的族源有多种说法,至今尚无定论。汉代司马迁认为“匈奴,起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还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三代时期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匈奴的发祥地在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

匈奴人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其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狩猎业和农业、手工业居次要地位。由于匈奴人的生产力较低,很多的生产资料需要通过商业交易来获得,所以匈奴人很重视商业,他们经常和周边民族、中原地区展开贸易。匈奴人没有文字,其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故匈奴人一夫多妻的现象很普遍。

匈奴人很早就组成了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随着其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匈奴人的氏族公社出现了私有制,至公元前209年冒顿杀父头曼自立为单于后,他以30万的控弦之士征服了周围各个游牧民族,建立了一个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草原奴隶制大帝国。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匈奴人开始频繁于中原发生关系。西汉初年,正处于强盛阶段的匈奴人不断侵扰汉边境,给西汉王朝造成严重的威胁,大大的破坏了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西汉王朝由于刚建国,国力较弱,不得不采取消极的和亲政策与匈奴妥协。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三征匈奴,有效打击了匈奴人的势力。此后,匈奴便在两汉的军事打击下不断衰落。公元48年,匈奴族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远走漠北,在公元91年被东汉军队打败后,一部分逃往西方,一部分融入鲜卑。南匈奴则归附汉朝,逐渐与中原各族融合。到魏晋南北朝时,匈奴人彻底分裂,南北朝后期匈奴的名称在史书上消失,至此匈奴族就这样退出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匈奴族作为我国古代西北方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匈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西方世界发生碰撞,有效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匈奴一开始就是以战争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匈奴铁骑曾经驰骋大漠南北,武力征服了各游牧民族,建立起草原上第一个政权,成为秦汉两大中原帝国的劲敌。迫使秦始皇北筑长城以御之;曾围困汉高主刘邦,使汉帝国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向其妥协。而在欧洲,匈奴则被称为“上帝之鞭”。匈奴铁骑打败了强大的西哥特人,最后导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匈奴人强大的铁骑给中西方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匈奴人战斗力之所以强悍,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因生活环境所致,匈奴人天生就是战士。匈奴人生活于茫茫大草原和大戈壁之中,出于生活生存需要,骑马和弓箭射击既是他们的生产活动,又是一种军事训练。匈奴自小善骑,马术射技精湛。全民皆兵,《史记》中记载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能毋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攻战以侵伐,其天性也。”匈奴人能持握长矛冲锋,特别是他们使用的复合弓,当时属于比较先进的武器。站立在马镫上,他们能够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发射弓箭。匈奴人的战术是令人惊异的闪电般的突袭,因而给敌人带来极大的恐惧。

其次,匈奴人战斗力强悍还源于他们“杀敌庆功”这一习俗。《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匈奴人在攻伐征战时,谁杀死敌人或俘虏敌人,都要赏赐一壶酒,所缴获的战利品也分给他们,抓到的人也给予他们充做奴婢。所以在打仗时,每个人都主动地去寻求自己的利益,善于埋伏军队以突然迎击敌人。

第三,匈奴人“贵壮健,贱老弱”。他们崇尚勇武,看不起弱小的人。为了获得尊重,在战斗中他们都奋勇杀敌,争做强者,争当英雄。正因为他们的这种尚勇精神,使得他们在战斗时总能保持旺盛的士气。

第四,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建立了匈奴游牧军事政权,这个政权的特色就是军政合一,他们的军事就是政治。匈奴的各级长官就是大大小小的军事首长,匈奴男子平时从事劳动,战时则按部落编为军队,这样的编制能够使他们随时随地的投入战斗。

匈奴人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军事特色,也造就了匈奴铁骑不朽的传奇。

匈奴族虽然只存在了几百年,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却深深的影响了历史的发展。他们曾经建立强盛的草原帝国,打败过中西方强大的帝国。匈奴人的铁骑曾横扫亚欧大陆,他们给文明世界带来战争与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历史淘汰了。我认为,匈奴人的灭亡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一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匈奴人,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他们不得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来使他们发展。所以,他们的文明一直处于原始状态之中,在与中西方文明世界抗衡中他们必将处于下风,最后被其取代。

二是匈奴人的游牧经济是极其不稳定的。在当时生产力较弱的情况下,他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小,一旦遇上自然灾害牲畜便大量死亡,生产受到破坏,社会经济便会迅速崩溃。所以,在自然条件制约下的匈奴政权,也就呈现忽强忽弱、骤兴骤衰的态势。

三是匈奴人部落众多、分散,没有凝聚力,没有形成统一的经济和精神纽带,没有统一的经济市场。所以,导致他们不断的分裂,最后融入不同的民族之中。

四是匈奴人过度依赖英雄的存在,英雄能将他们凝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是英雄毕竟不常有,所以速兴速亡也就成为了他们无法逃避的现实。

五是原始状态下的匈奴文明,使得他们抵御外族文化的能力较弱,当他们与其他文明发生碰撞时必然被其征服。如,匈奴人进入中原后,接触了很多先进的汉文化,但他们只是接受,并没有将汉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来发展自己的文化。所以他们慢慢的被汉化,最终彻底融入汉族。

总之,由于受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制约,使得曾经强大的匈奴民族不得不向中西方文明世界和先进文化低头,融入其中,最终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

 

 

作者:历史小卒

出处:溯古追风世界历史网
------------------------------------------         短评留言         ------------------------------------------


栏目:历史
2017-01-12[顶] (
微文周刊 2017年第2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