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4年第2期

>>

音影 栏目

听民歌,不仅是听音乐,更是听文化,听情感

在悠扬的民歌声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片纯净的土地,这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与灵魂,每一句歌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世代相传的情感。

在这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蓝天白云下的田野,听到了那溪水潺潺的自然之声。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中,与心灵深处的自己对话,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纯真。

达坂城的姑娘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的路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小城。它的名气,不是来自优美的自然风光,也不是来自醉人的民族风情;它没有惊人的古迹,没有特别的故事。它的出名,是因为一段优美的旋律和一段质朴诙谐的歌词。它就是歌曲《达坂城的姑娘》中唱的达坂城。

《达坂城的姑娘》是王洛宾在兰州整理改编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1938年,王洛宾参加抗战剧团组织的联欢会时被一个维吾尔族司机的歌声触动,记下了这支歌的旋律,并请商贩对歌词作了简单的翻译,经不断修改后,这首节奏欢快、旋律动听的《达坂城的姑娘》便诞生了。

嘎俄丽泰

《嘎俄丽泰》是一首哈萨克民歌,由黎英海改编并配钢琴伴奏,歌谱最早发表在1955年12月,这首歌也是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范本。

《嘎俄丽泰》歌词所表达的是洪荒的游牧民族,当两个部族在广漠之野偶遇,青年男女得以相会,但是两族各有前程,所以新相知的青年只能遭受生离之苦。当歌者怀着野火般的心情来访,爱人与帐篷皆无踪影,徘徊在她住过的地方,男青年只有在一片荒凉中悲痛叹息。

阿拉木汗

《阿拉木汗》原是一首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民歌。在维吾尔族传说中,阿拉木汗是一位绝美的少女。

上世纪40年代初王洛宾在青海收集并改编了这首维族民间歌曲。《阿拉木汗》经王洛宾整理改编后,突显了幽默风趣。如今《阿拉木汗》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钟爱,不仅在中国流传,还传到了世界。

玛依拉

《玛依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相传“玛依拉”是一位哈萨克族姑娘的名字。她是新疆谢米地方一位卖马奶的孤女,美丽活泼,善于歌唱。周围的人们为了要听到她美妙的歌声,每天争着来买她的马奶。据说《玛依拉》这首广泛流传在草原上的民歌,就是她自己创作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首歌经作曲家王洛宾改编,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改编后的《玛依拉》歌词朴实无华,曲调舒展、奔放,节奏活泼、简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哈萨克族姑娘天真活泼的性格以及哈萨克族人民充满自信、充满激情的生活态度。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作曲家施光南以其出众的旋律天赋,借用新疆维吾尔民间音调素材和民族歌舞中手鼓的典型节奏加以精心编创,谱就了这曲美丽动人的欢乐颂。

这首歌讲述了一个甜蜜的故事。克里木前往边哨参军,阿娜尔罕悉心养育葡萄苗,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葡萄苗逐渐长大,克里木也不畏艰苦,在边哨立功。“葡萄根儿扎根在沃土,长长蔓儿在心头缠绕”。新疆姑娘美丽纯洁的心灵,新疆男子不畏艰苦守边关,勇担责任立功名,都在这首歌中体现了出来。战士为国戍边,姑娘默默守望,在祖国边疆,这一幅画面映入眼帘,令人动容。

出处:古典音乐家网
------------------------------------------         短评留言         ------------------------------------------


栏目:音影
2024-02-05 (
微文周刊 2024年第2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